厉兵秣马只为战 2022-03-18 

  

本报通讯员 赵金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航空工业安大贯彻“有质量的准时交付”,围绕打造“有竞争的市场能力”,推动实现“有效益的稳定增长”,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公司运营保障党员攻坚团队围绕生产流程前后端保障和过程控制,彰显永不服输的责任与担当。
  攻坚靠党员,全力为大干。为确保物料采购任务,物资保障部早早着手策划。一方面,按照轻重缓急,对重点物料重点保障;另一方面,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反复识别,最大限度缩短物料采购和进货周期。
  下料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今年下料分厂面临着品种多、项数多、件数多,都是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等高产值材料且加工难度大等情况。党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主动提出“轮班制”“周末两白班”。该班组共9人,执掌各类设备19台。现阶段每人至少同时操作2台设备,工作强度很大。倘若采取“轮班制”,工作强度将提高1倍多。分厂领导迟迟下不了决定。此时班组党员带头,大家进行“头脑风暴”,大胆创新,不断尝试新下料模式。有人叠加下料,有人采用组中组分职责管理方式,开足马力生产。第一季度,下料转工同比增长35%以上,创出历史最好成绩。
  越是大干,越要保证质量。针对检测暴露的短板问题,检测中心高度关注,配合公司整体安排,及时分解生产任务,在优化任务计划和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下足功夫。针对理化检测的瓶颈问题,理化检测党支部统筹安排,带领党员集智攻关,研究解决方案,加快推进检测进度。
  生产任务极其繁重,为严把质量关,质量部各检验室党员主动加班延班,做到产品应检尽检不过夜,确保产品正常流转。机加、检验、锻检等组室党员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共享信息。质量部注重加强外部机加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管控,采取现场审核,确保供应商产品质量可控;合理安排质量管理等工作,做到质量管理不影响生产;将新区纳入体系审核,逐步推进新区厂房、技术和产品认证。这支队伍初心依旧,始终顽强战斗在运营保障的最前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