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 2022-01-11 

  

刘蕊
  时间无言地记录着付出与收获,也将获得一年好收成的秘籍蕴含其中。2021年12月3日,天气晴好,阳光伴随着清冷的寒风,洒落在停机坪上,也照耀着每个人的脸庞。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看着飞机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进场开展试飞工作时,机务人员无不感慨地说道。几十个日夜的辛苦,化作腾空而起的呼啸。这天,看似平淡,却不平凡,航空工业陕飞近十架机同时展开试飞,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试飞新纪录。
  责任在肩 使命在前
冲刺号角在火红的10月准时响起,一场艰苦卓绝的试飞调试之战,已然在每个机务人的心头打响。
  在某架机进入任务系统试飞调试阶段后,原本14天的计划周期被突如其来的临时情况打乱,“兄弟,5天!”生产管理部主管人员拍了拍试飞厂生产室主任尚冲的肩头,没有过多的话语,却让尚冲明白,这题再难都必须答好。
  负责这架机的团队是前不久刚获评“梦桃式班组”的机务三中队。接到这个难啃的“硬骨头”时,三中队队长陈传学只说了一句:“干就完了。”没人知道他说这话时,回头看了看那帮还在飞机上穿梭忙碌着的小伙子们:影响任务系统的其他贯改全部暂停,一辆专用液冷车时刻守候在飞机旁。尽管晨钟暮鼓、昼冷夜寒,加班餐吃到嘴里总带着一丝寒意,但因信念而滚烫的热血却把在场人的心捂得热腾腾的。负责任务系统成品的29所也派出技术人员全力配合,势必要将这场与时间的较量赢得更加漂亮。
  终于,在经过近乎5天不眠不休的苦战之后,该架机任务系统顺利提交军检。而用户代表在获悉任务系统完成安装调试后,第一时间赶赴试飞厂开展军检工作,也为给该架机的后续工作抢出周期。完成军检时已经快第二天凌晨3时了,早上9时,用户代表又准时出现在了试飞军检现场。
  “放心,我是老党员”
当任务繁重、时间又迫在眉睫的时候,怎样才让人觉得安心?胸前那枚鲜艳的党徽或许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2021年12月10日,机务四中队队长雷晓波和同事们经过多日奋战,终于完成调试。“大家可以回去睡个整觉了。”雷晓波笑着说。话音刚落,电话就响了起来,他的表情也由刚才的轻松转为了严肃。
  “我们刚刚结束上一架机,好几个晚上没合眼了,怎么说也得让大家回去休息半天吧!”做了几十年机务的老党员雷晓波深知机务工作的辛苦,他有些心疼得想为并肩作战的同事们争取哪怕半天的休息时间。他尽量压低接电话的声音,而另一边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的同事也已经跟家人说好了要回家吃饭。
  “好,没啥可说的,肯定可以按时完成。放心,我是老党员了!”当听到队长这么说,准备回家的伙计们自觉收好了车钥匙,拿出手机给家里人发着消息,眼中虽然掠过一丝歉疚,但很快又恢复了一如既往地坚定。“队长,算我一个!”“对,也算我一个。”“还有我!”……看着这些年轻的同事们,雷晓波的眼眶湿润了。是啊!关键时刻,能让你无条件地去信任的是什么?就是胸前那枚耀眼的党徽啊。
  此时的四中队,三分之一的人员都在外场执行保障任务。机务第四党小组组长尚冲,雷晓波和副中队长孟晓涛立刻将所有“在家”的人员召集到一起,根据时间任务要求,把调试、飞行准备、任务系统通电等工序分配好,每组按照各自任务抓紧时间推进进度。冬季的试飞厂,寒风穿场而过,在某些狭小的作业区域,机务人员必须脱掉厚重的外套轻装上阵,有时甚至要在寒风中站立几小时。“冬练三九”放在此时最贴切不过,也因为如此,他们的业务技术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磨砺中变得愈发精准迅速。12月14日,是接到任务后的第4天,绝大多数工序已经完成,只有少量工序尚在进行中。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繁杂机务工作的人来说,其难度无法想象,但对于机务人来说早已成为习惯。云淡风轻背后的辛苦,或许只有朗月稀星和那些陪伴他们到天明的照明灯才知晓吧!
  通力协作 彰显团队力量
在试飞厂,大家听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是“试飞保障团队”。是的,要想完成好试飞任务,光靠试飞厂一个单位远远不够,还需要兄弟单位和多方的支持。采购供应部安排专人跟产,随时快速处理问题,保证成品准时到位;生产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飞场次,协调试飞资源;用户代表专业细致,军检工作快速高效;试飞机组克服人员紧张等不利因素,全面助力各架次飞机及时、顺利完成出厂试飞任务;接装部队快速进场,提高接装效率……当一个个夺目的成绩出现在眼前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背后的良苦用心。
  行动的光芒历经淬炼才会更加耀眼,收获的果实经过亲耕才会更加甜美。汗水滴落脚下,当飞机直入云霄,当万家灯火点亮,当鲜艳的中国红在爆竹声中层层铺满,便预示着这一年的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