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交付 ——航空工业起落架新研工程纪实 2021-12-31 

  

高进
  “赵厂长,新项目在做坚固性试验的时候,柱塞打飞了。”
  “会不会是螺纹有问题,让工艺和设计一起检查分析原因,务必迅速给出解决方案,这活儿绝不能在咱们1厂停下来。”
  晚上12时,航空工业起落架汉中中心装配试验车间主任赵勇军正带领车间工艺、组装、试验团队,现场跟踪某型号起落架的装配进度。该项产品属于“大块头”型号,可以借鉴的装配经验很少,而且在其他科研、批产产品高度交叉的情况下,仅有10天的装配交付时间,这无疑给正在攻坚全年任务的装配试验车间带来了很大的技术挑战和生产压力。
  为保证产品顺利交付,装配试验车间领导带班跟产,新研项目团队全体成员每天工作时长均超过14小时,其他车间和相关单位及时配合,严守节点、严卡质量。12月21日,新研型号产品进行压曲线工序。为了赶抢时间,车间全体干部职工早6时到岗提前开始生产作业。在产品压曲线过程中,车间全体人员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多方协调,努力克服了装夹转运不便、新制曲线工装突发变形、曲线部分点力值不达标等诸多困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下班后回去补个觉,等零件到状态了,我再给您打电话,辛苦了。”赵勇军对青年党员组装工王钊说道。王钊心里明白,大家最近白加黑连续奋战都是为了新研工程。
  “没办法,大块头体量大,工装也大,不好操作,装夹转运基本都只能靠人来推拉。”厂房内正在做曲线的试验工魏钟满头大汗说道。经反复调整试验,终于曲线上8个点中的7个点力值均符合设计要求,压曲线工序在凌晨2时圆满完成。在试验台一旁的液压油箱子上,连续工作20小时的“00后”青年团员宋千禧,只能短暂休息一会儿,第二天一早,他还有其他型号任务要完成。此时的厂房外,陕西汉中凌晨的气温早已降到了零下,“大干100天,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的横幅在灯光和月光的交映下十分清晰。
  在陕西疫情异常严峻的关键时期,承担该项新研工程的车间和相关单位积极沟通、紧密配合、高效衔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经过10天的奋战,最终在12月25日按节点顺利完成了产品交付,再次展现出起落架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同时,新研工程研制日志、工艺技术问题集册、串线生产并线化等一批新方法、好经验被总结固化下来,促进了中心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后续其他产品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