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信与自卑 2021-12-24 

  

谢代金
  众所周知,一个人自信或者自卑不仅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到他的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一个自卑感强的人内心常常是处于挣扎状态的,他常常渴望被认可,渴望变得自信,却又苦恼于无法摆脱这种状态。当他看到别人自信地展现自我时只会更加怀疑自己,不断退缩和隐藏,人的天赋有时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消磨殆尽。同时,自卑的人格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自信和自卑两面,但不同的人自信或自卑的程度却千差万别。那么,追根溯源,自信和自卑又是如何养成的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比如孩子的期末成绩考差了,一部分家长的应对方式是打骂孩子,企图通过严厉的惩罚来告诉孩子:考差了就是坏孩子,应该受到教训。如此一来,孩子就会陷入自责和自我否定之中,他们会自我暗示:我不行,我很笨,但我下次不能再考差了,否则还可能被打骂。拥有这样家长的孩子多痛苦呀。既会因为自我怀疑而压抑自己的天赋,还得花大量的时间来补偿因不自信引起的低效。
  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会通过将自家孩子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企图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和挑战孩子的自尊心,以此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其实,这种方式即便能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也给孩子树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会使孩子认为:我的个人价值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我的成绩比别人差,所以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要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而努力。可是,天下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爸爸妈妈眼里最优秀的那个呢?且在比较对象面前,孩子一次一次被沦为了“弱者”。久而久之,他也就适应了自己的“弱者”身份,觉得自己不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鼓励式的教育和贬低式的教育对孩子的自信或自卑性格的养成太重要了。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的自信或自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害怕拒绝别人。比如有朋友找自己帮忙,即使自己做不到也要硬着头皮上,这种行为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卑心理。他们认为在拒绝朋友之后,在朋友面前便失去了价值,这是不自信的心理。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朋友是惺惺相惜、相互吸引的,而不是靠刻意地维系,更不是靠单方面的付出和帮助。
  第二点,害怕被人拒绝。比如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小习惯:当自己给重要的人发了信息,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时,就立马把对话框删了。这种行为其实源于害怕自己无法获得他人的重视,害怕自己被拒绝。从深层次来看,这便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真正自信的人,无论是面临别人的拒绝还是诋毁,都不会逃避,更不会因此否定自己,改变自我认知。
  第三点,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比如有的人很喜欢音乐,但唱歌不够好听,和朋友一起去KTV,受到朋友邀请高歌一曲时,他们会拒绝参与其中,因为害怕自己因唱歌不好听会被朋友看不起,这实际上也是自卑心理作祟。其实有时候,唱歌时所带动的气氛和自信的状态远比歌本身是否好听更重要。就像去面试一个岗位时,首先看的是心理素质,其次才能看到我们的个人能力。一个优秀的人首先应该学会展示自己,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
  那么,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自信,又想极力摆脱这种状态,又该如何将自卑转化为自信呢?首先,摆正心态,因为“极力摆脱”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卑成分存在,这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不必过于计较或刻意放大自己的自卑感;其次,建立完善的自我认知体系,除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外,也要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位世界五百强的高管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大意是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在极力弥补自己的短板,然而,真正强大且在企业受欢迎的职场人都把心思花在增强自己的长板上,因为每个人的社会价值将在自己的长板上体现出来。因此,重视“长板”的发展比起过分关注自己的“短板”更加明智,也更容易建立自信。
  最后,介绍一个将自卑转化为自信的小窍门——写成功日记,每天将自己成功的小事迹记录下来,哪怕是受到重要人士的肯定或夸奖、顺利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学会了一项技能等,都说明了我们身上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应该引以为荣并继续发扬,等到下一个重要场合来临之前可以看看成功日记,给自己加油打气,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信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