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建筑 2021-11-23 

  

王玲玲
  你知道航空工业哈飞“一五”时期建成的“四大建筑”吗?它们就是今天还在使用的大食堂、大医院、俱乐部和办公楼,经过岁月的洗礼,仍在绽放属于它们的光彩。
  自1948年建厂,工厂的卫生所也随着职工需要建立起来,担负着早期全厂500余名干部职工的医疗任务。最初,卫生所仅有3名医生以及护士、化验师和药剂师等20多人。医疗器具也很简陋,只有1台显微镜、1台离心机、1台理疗机和1台救护车,只能处理一般的外伤和内科、儿科常见病。1952年4月,哈飞和东安两厂分立,此后随着两厂的不断发展壮大,职工人数迅速增加,1953年两厂职工人数发展到14000人,家属人数达到16000人。为了更好地为职工及其家属服务,建立一所较大规模的医院势在必行。
  1953年底,经过第二机械工业部批准,大医院落成。次年6月,来自航空工业局职工医院、哈飞和东安卫生科以及防疫站的404名医护人员入驻,“二四二职工医院”正式成立,开启了哈尔滨平房区卫生事业的新篇章。医院的命名也是有依据的,一是因为这些人员主要来自二机部、四局、两厂(哈飞和东安),二是根据两厂代号总和所得。从职工医院到哈尔滨市第三医院,从最初的6600平方米到11.6万平方米,多年来,二四二医院一直为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健康保驾护航。
  1952年,哈飞开始筹建食堂,同年底,2200平方米的大食堂落成,第二年年底交付使用。转眼间,大食堂已作为工厂职工的就餐场所使用了近70个年头,餐品也从最初单一的粗粮、素菜发展到现在的营养均衡、品种多样。大食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工厂职工的吃饭问题,还为丰富和改善职工餐食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工厂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起到了后勤保障作用。
  可容纳2240名观众的俱乐部于1953年建成。俱乐部外型设计美观大方,内部设施新颖齐全,辅助设施用料考究,被认定为“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俱乐部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设有2223个座席,在建设后期,为降低经费,对两侧耳房做了进一步修改。张君秋的《白蛇传》、周信芳的《徐策跑城》、侯宝林的相声都在这里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据统计,在投入使用初期,平均每月在这里组织的电影戏剧活动达18个场次,参加人员达2.7万人次。
  办公楼始建于1954年4月,共投资85.7万元,建筑面积6860平方米。它采用三层、内走廊式布局,将适用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工作需要,又不断融入现代化办公手段。1954年11月,工厂将主要办公场迁至办公楼,此后67年来,办公楼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关于工厂的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产生的。低调内敛的外观与踏实沉稳的内在展示着哈飞形象的文化特质。
  时光穿梭,四季更迭,从昔日的断壁残垣到今日一座座大型现代化厂房的巍然挺立,拂去历史的尘埃,每一片砖瓦、每一方土木都好似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