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记航空工业集团特级专家吉翠萍 2021-11-09 

  

刘欣 刘珊珊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句形容战士的诗,当我每次读起,眼前都会浮现一个娇小的身影。多少个工作日和周末的清晨,总能在1002大楼最西边角落,看到那个身影。
  她就是航空工业自控所导航系统部导航算法与仿真专业首席工程师吉翠萍,三十载如一日,砥志研思。
  作为首席工程师,她是创新工作的榜样,先后参加了挠性捷联惯导系统、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以及旋转调制式惯导系统的预研及研制工作;她也是攻坚克难的先锋,带领团队不断钻研,突破了高精度捷联惯导标定、动基座对准技术等关键难题,奠定了自控所捷联惯导产品研制的坚实基础;她更是敬业奉献的典范,身边的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吉师傅”。
  领先创新从“无”到“有”
从上世纪开始,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主机对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自控所急需攻克导航级激光捷联惯导的研制工作。作为导航算法专业的带头人,“吉师傅”肩负起导航算法设计的重任。她从公式推起,翻阅各种资料,夜以继日,带领团队完成了包括导航解算、误差标定等工序在内的原理设计与工程实现。
  几年后,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引起了国内的重视,这种方法通过误差调制自补偿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惯导系统的工作精度,迅速解决了旋转调制惯导在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性难题。
  多年来,“吉师傅”带领团队实现了激光捷联惯导和旋转调制惯导两类产品设计的重大跨越,完成了基于误差的系统级标定算法体系的建立,支撑起从产品研制到批量生产的产线建设,奠定了自控所在国内惯性导航领域的领先地位。
  临危受命 逢“难”化“吉”
凭借成熟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外场经验,“吉师傅”总能在型号的保障、排故等工作中精准地找到问题源头,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成功解决难题,被大伙称为“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激光捷联惯导早期产品向型号应用推广时,某机首飞前,惯导系统的一次跑车试验性能超差严重。关键时刻“吉师傅”通过导航误差特性快速锁定了可能的误差源,最终成功补偿了尺寸效应带来的误差项。
  还有一次,某舰船为了突破某试验科目难关组织了海上试验,但到惯导性能鉴定时,出现了相关数据适配性不符等问题,导致试飞摸底纯惯性能超差。短短的几天内,“吉师傅”带着大家不分昼夜工作,将整个系统细分为几个模块,对每个模块逐步进行分析、验证。
  冬日的海上深夜,狭窄的对准仓中,每个人都忙出了一身汗水,心里却从没有丝毫懈怠。最终,大家发现了问题所在,赶在军令状的第五天完成了校准舱内的所有试验。系统终于运行正常,惯导精度远高于指标要求。
  矜持不苟慎“终”如“始”
某机型试飞,“吉师傅”总是上机查看并确认惯导工作环境,获取第一手数据;国内首型船用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应用实验,“吉师傅”总是上船观察并校核其工作状态;某重点竞标项目系统动态性能下降,吉师傅连夜推导计算,精确定位,赶在比试前恢复性能,力克对手,一举制胜……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远虑在先,则能近处无忧,这是“吉师傅”在工作中始终践行的准则,静水流深,也正因为严谨细致,使她在导航领域越走越深。
  “吉师傅”师从冯培德院士,稳扎稳打,学有所长。在成为专业带头人后,吉师傅也培养了很多出色的“学生”。现在的惯性导航系统专业副总设计师姚志强、导航算法与仿真主任设计师夏家和都是“吉师傅”带出来的优秀“学生”。
  每年“吉师傅”都会给新员工上《导航算法》课程,涉及导航系统算法设计的方方面面,让新员工在知识点中理出了清晰的学习脉络。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使得该所导航专业“枝繁叶茂”、人才济济。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她不以过多的辞藻修饰自己,却以坚定的姿态和过硬的能力承托着自控所导航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