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2021-11-09 

  

徐强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更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安全生产是政治、是大局,是稳定、是和谐。
  《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第二章利用32个条款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从法律层面上进行了具体规定。企业作为负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组织,要从职工的生命安全、生活幸福出发,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防止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本文从安全发展理念、风险防控意识、业务安全融合、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五个层面,具体分析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以人为本 筑牢安全发展理念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学习、领悟,深刻理解“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安全生产工作要从惠及员工、维护员工生命健康的角度出发,重点是对“人”的管理。
  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一定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业务过程。企业管理者如果不重视安全生产,那就是对职工生命健康的漠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概括起来就是对安全生产工作“望、闻、问、切”。“望”就是采取班前会等形式,观察职工身体及心理状态,是否适合当天的生产加工任务;“闻”就是听一听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解决反馈;“问”就是深入基层,了解职工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存在哪些不足?“切”就是查一查作业现场有没有违章?有没有隐患?风险是否有效防控?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只有认识到安全生产对自身、对家庭、对企业的重要性、领悟“宁走十步远,不冒一步险”的内涵,才能深刻体会到安全是最大的财富,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预防为主 突出风险防控意识
  多米诺骨牌理论告诉我们,事故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只要将事故链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灭掉,这个事故链就不会形成,事故也就可以避免。切断事故链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预防风险,即通过去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和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6月1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安全生产法》,将“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之一纳入其中,突出了安全风险防控的新要求。
  开展企业人员风险防控,重点抓四方面工作:一是识别固有风险,企业各级人员要清楚本岗位有哪些危险作业、危险部位以及所固有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是什么;二是关注重点部位,熟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危险点位、危险设备、危险环境和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要关注变化,企业各级人员要及时掌握、分析本单位的变化信息,比如关注是否有新员工或者转岗、复工人员?培训是否到位?是否涉及“四新”等;四是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最终还是体现在员工身上,安全管理要渗透到产品实现的每一个作业环节,包括设计、工艺、制造、试验和售后等各个方面,渗透到每一个作业岗位上。
业务融合 落实“一岗双责”要求
  安全生产贯穿于企业的研发、制造、试验、销售、服务和管理等每个业务流程和岗位,是保证业务流程顺畅和正常履职的根基。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作为业务过程的输入,系统梳理业务过程及清单,制定相匹配的安全生产指标。通过履行安全生产要求,明晰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实现业务与安全的融合和业务过程安全管理全覆盖,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进而形成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企业应考虑业务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实现和管理的难易程度,对业务过程进行识别、评估,判别业务过程对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影响程度,在保证合规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优化、减少管理环节,避免因过难实现、疲于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出现“形式化”等问题。
  系统支撑 推进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安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不断推进,要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有效控制,就涉及综合的系统管理工程,即企业在应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等系统开展安全运行控制过程中,通过安全管理系统间的相辅相成,有机融合,有效解决各体系之间独立运行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良好的安全绩效目标。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机融合与推进的基础上,要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绩效目标,将体系融入生产经营的各项业务中去,保障安全生产,实现安全“零”事故。
  塑造文化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十年前我们进行安全生产就在反违章,十年后我们依然在强调“辨风险、除隐患、反违章、保安全”,但“三违”行为仍是屡禁不止。是员工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健康?显然不是。员工的“三违”行为,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相反可能会让工作变的省时、省力,这就会进一步促使“三违”行为的反复发生,并引起其他员工的效仿。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大量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管理上,我们虽然建立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并积极推进执行层面的落实和监督,但仍然无法对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做到随时督促、实时监控,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安全生产工作就犹如一个置于斜坡上的球,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会一直下滑,但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行动一致,在稳定和支撑这个球使之不往下滑的时候,这时便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因此,企业要通过制度、教育、宣传和考核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形成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浓厚群体氛围,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自上而下管理向上下协同管理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领导干部要率先成为主动安全的管理者、承上启下的推动者、安全文化的传播者,为员工树立团队安全意识,形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良好氛围。
  管理升级 安全管理信息化
  结合当前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果还是通过传统的纸质文本、报表对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收集、传递和处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既可以减少管理人员收集统计大量数据的时间,还能够为企业积累大量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够深挖本单位安全生产规律和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在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时还可以实现安全预警、预测、监控、处置等功能。如在各个业务过程各环节下,对应设置生产要素数据库、安全生产指标数据库。集团公司推广的智能监控查“三违”,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技术,将两大数据库关联起来,利用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对其开展全面在线监控,进而实现针对业务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异常数据有效抓取、风险数据直接预警,同时搭配风险管理系统,开展风险数据识别、风险数据评估、风险数据处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障并持续改进员工环境健康安全工作绩效,防止职工受到事故伤害,便是企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国家大力鼓励数字制造、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增强业务过程安全管理融入,升级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手段,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在管理实践中配套各项措施,保障企业科研生产工作持续、高效发展。
  (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电源总经理、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