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实现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纪实 2021-11-09 

  

本报记者 刘文波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2021年,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航空工业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航空工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中长期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学精神,促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航空工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021年前三季度,航空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加快、快中提质,主要效益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产品交付实现“2323”高级均衡阶段目标,为决胜“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航空工业再获A级,这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经营业绩考核以来,航空工业第16次获得年度考核A级。
  对正对表全会精神擘画航空工业“十四五”发展蓝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号角,描绘了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的雄伟蓝图。全会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进一步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是党中央立足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12个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对航空工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有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等方面的部署,对航空工业未来的改革发展,具有直接的方向引领作用。
  航空工业党组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与集团公司“十四五”及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讨、与职工群众的发展诉求结合起来,将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与五中全会精神对正对表,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谋划未来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军民机产业发展、航空科技自主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构建以“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科技创新、产业拓展”业务规划为骨干,以重点专项规划为支撑,以若干个二级单位规划为基础的“1+4+X”规划体系。
    描绘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构建出实现“航空强国、世界一流”的“四梁八柱”,装备发展是航空工业强军首责,是航空工业肩负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科技创新是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十四五”期间,航空工业将把“领先创新力”作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航空科技创新力量,创建新质航空基础科研能力,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航空科技项目,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并跑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构建新时代航空装备技术基础体系;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航空工业将发挥战略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补齐航空创新链产业链短板,推动航空产业和产业链转型升级,保障航空装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加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航空工业将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积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将央企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航空工业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彰显了“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党建引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6型71架军机组成空中梯队,护卫党旗,悬挂庆祝标语,米秒不差驭风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这是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时代答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航空工业全体党员干部通过重温百年党史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奋进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智慧与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航空工业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谋划、学用结合。
  推进学习教育覆盖航空工业全线,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党史热潮。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各科研生产现场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营造“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设“指尖课堂”,通过“每日微党课”线上互动学习,做到百年党史天天学,截至7月1日,全集团共计359家单位17.2万余名职工参与学习;依托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打造“声屏报网端微”多元叠加的传播矩阵,及时报道集团党组以及各单位学习成效和典型经验;将新中国航空工业史融入百年党史,通过举办航空史系列大讲坛、《蓝天礼赞》大型交响音乐会、推出航空工业题材大剧《逐梦蓝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与作品,再现新中国航空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激发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精神力量。
  航空工业始终坚持把促进科研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检验标准。旗下各成员单位,将党建工作列入干部年度KPI的考核范围,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在“干”字上下功夫,把学习教育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中。
  强军首责为战略空军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要求。在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航空人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航空工业坚持聚焦主业,军品业务管理改革持续深化,确定了“集团抓总、主机牵头、体系保障”的军品科研工程管理机制。增强了航空武器装备建设顶层规划、集中管控、统筹推进的能力;压缩了管理层级,明晰了对口关系,提高了协调效率,补齐了在装备规划论证、体系化发展、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短板,强化了军品计划与综合、科研、生产与保障全过程、全寿命统筹决策和协调管理的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航空工业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产业的重组和整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2021年,航空工业第一家以主机厂所为主体的新型产业集团——西飞产业集团组建完成。通过整合航空工业一飞院、西飞、陕飞、天飞,完成了西飞产业集团的组建,实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维修服务资源的系统整合,形成了整体合力和资源互补。探索出构建新型产业集团管理构架和运行模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航空工业围绕航空装备研发制造的主责主业,还完成了无人机产业重组、机载板块专业化整合,稳步推进航空配套制造业集群发展。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拉开帷幕。航空工业携“20时代”大国重器体系化亮相珠海。在本届航展上,航空工业以“大展20宏图、添彩和平天空”为主题,将近140项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及技术项目全景式、体系化地呈现。在航空装备方面,以“20系列”为引领,通过空中打击、海上攻防、低空突防、训效提升、预警指挥、战略投送、察打与协同等场景化设计,系统展示航空工业研发一流装备、打造一流体系、助力一流军队建设的综合实力。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居于世界前列,具备了航空大国的综合实力,处在了由大到强的跨越发展期。“人民空军,历史性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这几年,歼20、运20列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在新时代练兵备战中,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于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四五”期间,航空工业将重点抓紧抓实抓好“规划落地、创新驱动、精益研发、高效生产、质量优质、保障备战”等工作,规划开展战略打击能力、制空作战能力、对面作战能力、空天一体能力、快速投送能力、支援保障能力的体系化提升,为建设世界一流战略空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的关键之年,也是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年”,航空工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抢抓宝贵时间窗口、珍惜有利条件形势,进一步抓紧抓实改革三年行动,更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航空工业加强董事会建设,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在董事会组成机构中,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在董事会中交叉任职。合理确定董事会规模,落实外部董事占多数。中航国际围绕“配齐建强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打造成“3+3+3”模式,加强董事配置的多样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航空工业各子企业落实董事会职权,根据企业类型、业务特点、管控模式,正在分期分批有序推进。
  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近年来,航空工业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工作底线,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具体路径,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三宜三因三不”原则,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具有航空工业特色的混改工作体系。通过混改,提升企业活力,优化航空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布局新兴产业,促进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三线企业和困难企业改革脱困。
  2020年7月31日江航装备混改完成后成功实现IPO,成为科创板的“混改试点第一股”,为混改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目前,航空工业在多个业务领域大胆探索,积极混改,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2021年上半年,航空工业研究形成了深化混合所有制“一企一策”分类改革30户企业名单,目前已累计推动了60余户企业混改。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航空工业作为军工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按照向管资本转变监管职能的要求,继2020年稳妥推进总部“去机关化”专项整改,打造“高效赋能型”总部,总部职能部门、人员编制压缩四分之一等的大力度改革之后,2021年进一步大力推进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的多方位转变。
  多措并举汇聚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航空工业把“领先创新力”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自主完整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2021年1月4日,航空工业党组研究决策出台了《中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从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发布航空科技创新力指数、筑牢跨代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努力掌握自主可控技术等14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推进计划,作为航空工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动纲领。
  航空工业大力要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努力建立完善投融资新平台,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吸引各类投资基金参与航空科技创新,形成“军、政、投、产、融”多渠道筹集创新资金模式。航空工业创新性地提出了“建清单、选方式、定比例、做转化、兑奖酬”具有航空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五步法,建立了“自行实施、合作实施、作价投资、转让、许可”五类转化操作流程,规范转化活动,形成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超过80%成员单位已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实现了制度体系主要单位全覆盖,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航空工业各单位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设立创新机制、部署创新行动、强化保障措施,有思路、有规划、有方案、有落实,千方百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航空工业沈阳所瞄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需求,坚持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航空工业强度所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跨越;航空工业成飞通过实施“清单制+责任制”,明晰对各类创新主体的目标责任要求,同时通过管控中心、“易创”等信息化平台“挂图作战”,压实创新责任。
  在从以技术追赶为主转向技术追赶和前沿创新并举的阶段,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航空工业多措并举,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为建设航空强国和现代化军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航空工业党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创造新优势、开拓新空间、添加新动力,为建设航空强国乘风破浪、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