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2021-11-05 

  

李睿祎 裴朝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高技能人才成为关键性因素。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尽快补齐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的短板,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北京实施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只要符合助推条件且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北京市工会会员,都可获得资助,至今已发放资助资金3614.32万元。2020年,北京市总工会抽样调查1633家职工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30597项,累计创造经济收益1772.21亿元,53549名工作室成员得到技能或职称提升,职工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职工创新活动的发动机和孵化器。
  浙江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每年资助1万人提升大专以上学历、2万人提升技能,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发展;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培育一支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十百千万”新时代浙江工匠骨干队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总工会牵头,推广“人教岗”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重点、校企合作为基础、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产业工人来源和职业技能形成的区域性联合体。四川实施“天府工匠”培养工程,成都深化技能成都建设,首推全民技能免费培训计划。济南实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职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形成“职工网上教育超市”,以济钢集团为试点,在全市企业构建“带人带艺带创新、利国利企利职工”的新型导师带徒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四级四类人才管理模式,应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务、职级、专家”三条职业发展通道互通等,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浙江宁波舟山港、河北曹妃甸港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把联盟拓展到港口行业13家骨干企业……
  产业工人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如何,是决定这支队伍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也是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华能集团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超车道”,打通行政岗位职务序列和专业技术技能职务的横向转换通道,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淡化学历要求、强化技能贡献、建立绿色通道。浙江传化集团依托设立“蓝领学院”,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组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创建职工小家、推行自我管理等5大抓手,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陕西法士特集团建立技能提升与薪酬水平相匹配的联动机制,设置技能等级工资,重点向高技能人才倾斜。中国中车集团推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在国家确定5个技能等级基础上,为技术工人增设5个发展层级。甘肃金川公司实施一线工人代表参加公司党委全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安委会制度,并建立以铸魂引领、优化职业发展空间、科学维权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工人发展成长机制。
  通过这些措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职业荣誉和自豪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本文摘编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