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勇士 2021-11-05 

  

王玲玲
  1946年,解放战争伊始,为了保存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军工火种,党和国家决定在刚解放的哈尔滨建立一座大型的机械加工厂和炮弹制造厂。
  1948年6月,时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带队到平房勘查厂址。那时的平房,到处是丛生的杂草和断壁残垣,还可以看到原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在这里驻扎过的痕迹。但考虑到这里厂基尚存、有电力来源、交通便利且与前苏联临近等优势,便决定将工厂建在这里。
  1948年8月17日,注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在哈尔滨试验工厂副厂长温其芳的带领下,18名老军工战士开着三辆汽车向平房浩荡驶来,车上装载着搭床铺用的木材、建灶台的砖头、木工工具、炊具、粮食和行李。他们的到来,将给这里带来历史性的蜕变。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731细菌部队从平房撤离。为销毁罪证,他们在离开前将这里炸得面目全非。军工战士们到达后,南厂“九趟楼”作为当时保留下来相对完整的建筑,成为军工战士们驻扎的唯一选择。他们就此安营扎寨,一边招工,一边借助原有的墙体结构,日夜不停地修复可利用的电缆和房舍,紧张的建厂工作就此开始。
  没有床铺,就睡在地板上;没有精米细粮,就吃粗粮素菜;用水困难,就自己打土井,手摇轱辘取水;没有运输物资和设备的工具,就用撬杠撬、绳子拉、肩膀扛;御寒物资不足,大家就在爬满冰霜的残楼里熬过一夜又一夜……再大的困难、再艰苦的条件都无法阻止战士们建厂的热情。到1948年底,职工总数达到60人左右,后又随着东北地区12个军工厂的并入,职工总数持续增加。
  最初,职工宿舍极度紧张,而且缺乏交通工具,大家就散居在距离工厂几里甚至十几里外的地方,每天两次步行往返于工厂和宿舍之间,可谓“风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后来,中午改用马车送饭,情况才改善了一些。但遇上雨雪天,路滑翻车是常有的情况,大家就只能挨一顿饿。到了冬季,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温措施,但是饭到时饭盆周围仍旧冻上了冰碴,大家就主动把中间稍有余温的让给年老体弱的同志。野外作业时,为防止鼠疫传染,大家每天要戴着特质的大口罩,袖口紧扎,还要在鞋上盖上大布罩,即便在闷热的炎夏也是如此,许多职工常常闷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战士们来说,生活上无论再艰苦都是可以克服的,工厂的建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随着建厂工作的开展,大量建材从四面八方运送而来,战士们还要承担圆木、石头等材料的搬运任务,许多战士的手都磨出血泡。他们喊着劳动号子,硬是用土办法将一台台设备拉到厂房里。而卸白灰和沙子这些相对较轻松的活儿就交给了女同志。她们搭上跳板,挑起土篮子,你追我赶,丝毫不弱于男同志。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片荒草窝,人少兔子多,吃水摇轱辘,做饭砖支锅。刮风一身土,下雨泥成河,耗子编队走,乌鸦来唱歌。”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却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战士们以苦为乐,用双手改天换地。
  当年的18个人留下名字的只有温其芳、谭腾、曲光信、付廷林、李茂绩、郭常福、杨玉祥、赵福臣、曹洪喜、徐东杰这10个人,但他们共同的名字——“十八勇士”却早已载入史册,镌刻于浮雕。“十八勇士”是航空工业哈飞诞生初期建设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承载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将激励一代代哈飞人破浪前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