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硬核”举措引人留人用人 2021-10-26 

  

王烨捷
  最近,“把科研人员从报表审批中解放出来”成为上海各界科技人才热议的新话题。10月19日,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项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要达到12%左右,还首次透露出制订“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打算。
  “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5年为一个资助周期,赋予科研人员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减少各类申报所占据的时间精力。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显示,上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比连续19年保持10%以上,2019年、2020年的一等奖占全国20%以上。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超过全国总数的25%。这些重要基础科研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令科学家感到舒适的“软环境”。
  青年科学家正越来越被上海关注,上海努力为他们解决学术研究以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除了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还关注青年科学家的生活。这所学校承租了市场化人才公寓近300套,没有“职称”“级别”门槛,新入职教师均可申请;以单位整体承租形式租住100余套上海市公租房,用于青年教职工的临时过渡性住房;实施青年教师首聘底薪制,分类别给予相应的购租房补贴和安置费。
  落实“授权松绑”,畅通“纸变钱”通道。上海对用人单位的“授权”、对科学家的“松绑”走在全国前列。此前,上海取消了一批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人员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下放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给用人单位,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才、统筹用编。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这所学校多年前通过同行评议这一创新方式引入了当时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6年、在某企业研究院理论组担任主管研究员的陆品燕,直接授予教授头衔。如今,由陆品燕带领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在算法与复杂性以及计算经济学两个方向,已连续3年位列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实力第八位。
  上海的“小目标”是,用“名利双收”效应激发人才创新,畅通“纸变钱”通道。上海是全国最先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的城市。以上海理工大学的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注册资本为3200万元,其中2879万元为评估后的核心专利(无形资产),321万元为现金。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决定,无形资产中的80%奖励给了一线科研团队。
  “软实力”始终贯穿上海人才产业链全过程。这座城市始终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以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据悉,上海近年来着力优化人才服务的综合环境。一方面推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率先以“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的方式,激发和汇聚市场资源建设创业人才摇篮。以全球众创空间首创者WeWork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孵化器入驻上海,苏河汇则成为国内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众创空间,莘泽孵化器等一批众创空间陆续挂牌上市。(本文摘编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