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见证中国航空装备的发展与跨越 2021-10-01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八一”飞行表演队正在进行编队飞行。  陶冉 摄


1998年,第二届中国航展的航空工业展馆。


  在2012年第九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空馆”全面展示当时的高新航空产品,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在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展示了“榔头”机动、“赫伯斯特”机动、“眼镜蛇”机动、“直升机”机动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

本报记者 袁新立
  2021中国航展拉开帷幕。中国航展,既是舞台,也是窗口。在这个舞台上,航空工业与世界同行交流竞技;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我国航空装备的不断发展与跨越。
  在惊艳亮相的背后,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走过了整整70年的发展历程。从1951到2021,70年里航空工业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强军首责,不负党和人民所托,不负时代重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航空工业自强与发展之路。
  70年里,航空工业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和军队战略转型的需要,充分把握航空装备研制规律,推动装备发展从“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向“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转变,实现了航空装备从第二代向第四代、从中小型向大型、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有人向无人的一系列跨越。
  以现代化航空装备的研制交付为标志,航空工业实现了对世界先进航空工业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能系列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之列。
  强军首责 使命担当
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在外人看来,航空工业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1951年4月17日,航空工业甫一诞生,就以努力奋斗和不懈开创的姿态,投入到国防建设中来。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江西南昌飞上蓝天,初教5的生产对于从修理走向制造的新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在沈阳成功首飞,掀开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一跃进入喷气时代;1958年,多用途运输机运5和自行设计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试制成功;1958年12月14日直5试飞成功;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在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165架各型飞机组成6个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再走向自行设计、由生产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到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60年代,高空高速成为世界航空技术的大趋势。航空工业紧盯世界发展的前沿,于1966年1月17日,成功实现了2倍声速国产歼7飞机的首飞。1967年3月,歼7装备空军部队,人民空军用上了国产第二代先进歼击机。
  在一步跨进喷气时代后,航空工业开始大踏步地走在迅速发展的道路上。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况,进一步加快我国飞机国产化的步伐,满足空海军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对引进技术进行了技术摸底、吃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摸透转为自行设计的新的战斗任务。1969年7月5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首飞成功。
  中国航展 中国荣光
中国航展的举办,为人们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提供了一个契机,航空工业开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前台。
  1996年,第一届中国航展在珠海正式举办。作为主办方之一,航空工业在本次展会上展出了歼8ⅡM、歼教7P、K8、强5C等多种外贸机型。这些机型也代表了当时航空工业的主要技术水平,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所取得诸多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歼8ⅡM是航空工业在歼8Ⅱ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机载设备而研制的先进战斗机,旨在进入国际市场。而K8则是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K8凭借出色的飞行性能和性价比,除了装备中国和巴基斯坦之外,还外销缅甸、赞比亚、纳米比亚、斯里兰卡、埃及等多个国家。其中埃及K8E项目,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以生产许可方式,向国外输出整机生产线及技术专利,同时也是当时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
  在1998年的第二届中国航展上,歼轰7“飞豹”是当之无愧的明星。1982年6月,歼轰7飞机正式被国家列为重点型号研制项目。当年12月14日,歼轰7首飞成功。歼轰7飞机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只有歼击机、轰炸机而无歼击轰炸机的历史,填补了国家空白。在这之后,航空工业在歼轰7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歼轰7A,成为空海军远程打击的主力机型之一。
  在1998年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的直9武装直升机,当时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而在2000年,直9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在当届中国航展上,陆航派出大批直9武装直升机参展,并在航展现场进行编队飞行表演,这也是航空工业直升机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直9都是陆航部队的主力武装直升机型。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浪高过一浪。中国航展上,不断涌现的新概念、新创意也见证着中国航空工业整体科研实力的飞跃,而这些新创意、新概念很多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新装备。2002年,FC-1在中国航展上还只是一个模型,如今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机,成为中巴航空技术合作的典范。2004年,L15教练机模型第一次亮相珠海,与其一同亮相的还有FTC-2000高教机模型。在2006年的中国航展上,FTC2000教练机进行了飞行表演,成为航展上的明星。如今,“猎鹰”和“山鹰”两型高级教练机已经批量装备部队,成为人民军队的主力教练机型。
  在2008年的中国航展上,歼10、歼8Ⅱ、歼轰7、轰油6、“猎鹰”高教机、直11武装型等诸多机型,首次以体系化的方式对外展示,也让公众全面了解了航空工业的实力与担当。歼10更成为当届中国航展最亮的星。
  作为我国独自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的研制先后历经12个年头。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在成都首飞成功。歼10是我国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跨时代的重要标志。歼10工程现代管理体制的创建,不仅对确保工程各系统要求组织实施和工程目标的全面完成意义重大,而且为推动我国航空科技事业发展进步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基础。2006年12月29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分别以《中国歼10战斗机正式列装我军航空兵》和《歼10战斗机批量装备部队》为题,向国内外播报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战斗机成建制列装空军部队的消息。
  新的时代 新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航空工业在科研和装备制造方面也迎来了“井喷”。
  在2012年的中国航展上,参展的展品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含量,以及新产品的曝光度都创下新高。在这届航展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的两款新型武装直升机——直10和直19的亮相。作为现代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武装直升机一直是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序列中的短板。航空工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终于研制出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的这两款武装直升机,目前已批量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
  也是在这届中国航展上,航空工业研制的“翼龙”无人机首次以实机形式参展。作为航空工业在无人机装备领域的代表作,“翼龙”在此后的历届航展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热点”。
  2014年,第十届中国航展,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进行静态展示,这也是该机首次进行公开展示,而这距离其首飞刚刚过去了不到两年。中国航空工业,在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中表现得愈加自信,“鹘鹰”以技术验证机的身份亮相本届航展并进行飞行表演,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研制两种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
  2016年7月,运20正式列装部队,走出了一条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大飞机的成功之路,仅用国外同类飞机一半左右的时间成功实现首飞,创造了世界上同类飞机研制交付的新纪录。运20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航空装备从中小型到大中型的巨大跨越,我军全域行动、全时反应、全程使用的强大投送力量逐步形成。交付人民空军5年多来,运20在各类国内国际演习、防疫抗疫、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展示了出色的远程运载能力和可靠性。
  2016年,是中国航展的第20个年头,歼20的“惊鸿一瞥”,举世皆惊。歼20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能自主研制隐身战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战机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非隐身向隐身的巨大跨越,使空军综合作战能力跃上新台阶。
  2017年9月28日,国防部召开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在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3架中国空军歼20组成箭形编队亮相,这也是该机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2018年2月9日,中国空军发布消息称歼20 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这一年的11月11日,也是人民空军成立的纪念日,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最后一天,4架全新涂装的歼20战机如约而至,以出色的飞行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3年后的今天,歼20已经成建制装备人民空军,西南天府、东部沿海,塞外边疆,南海之上都能看到它翱翔天际的身影,守护着祖国领空的安宁。
  作为先进航空技术的集大成者,歼20无论在哪里都是焦点。也是在2018年的航展上,一款技术验证机的出色表现,让公众领略了航空工业在技术探索和预研方面的新成果。在这届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飞行表演中,高质量完成了“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等一连串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推力矢量这一航空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
  疫情虽然阻隔了交流,但航展的故事一直都在继续。走过了70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在武器装备研制中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加速构建适应未来作战的航空武器装备体系。以歼20、运20、直20“20家族”成员为代表,伴随着歼15、歼16、空警500、“翼龙”系列等装备的成长,航空工业将在中国航展上接力上演新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