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逐梦之旅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1-09-17 

  

陈炯宇
  作为一部介绍中国航空工业的电视作品,《逐梦蓝天》全景式地展现了航空工业成立70年间波澜壮阔的奋斗事迹,撷取了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三代航空人前赴后继让“中国制造”的飞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伟大壮举,生动呈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零起步,到如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同台竞技的艰辛奋斗历程。
  影片采用倒序手法,先以“航20”首飞成功作为开启全篇的钥匙,跟随剧中主人公秦天的回忆展开剧情故事。其中“航-20”的原型就是“胖妞”,而我,是有幸参与制造的其中一员。因此,当看到电视剧中首飞镜头,我脑海中顿时涌现出“胖妞”首飞成功的那一幕,至今想起仍激动不已。
  电视剧中的故事发生在“417厂”,三个数字饱含深意。1951年4月17日,国家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这一天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艰苦创业的起点,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正式诞生。而“417厂”的一些拍摄地就在我生活工作的地方——航空工业陕飞取景拍摄。在这里,第一架运输机运8-02架机首飞,运8C型机首飞,空警200预警机首飞,空警500预警机首飞……在这里,我们创造了一年五机首飞的型号研制奇迹。也是在这里,凝聚了三代陕飞人的青春和心血。如今,每一次新机型首飞,我们也依然会如电视中演绎的那样欢欣鼓舞,雀跃不已。
  跨度长、节奏快的电视情节时时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热泪盈眶。“飞鹰”研制之路曲折漫长,历经坎坷,4位试飞员在飞行前写下遗书,首次试飞以失败告终;还有为研制设计飞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徐梦、为保护重要资料牺牲在地震中的徐不周……种种过程,扣人心弦,而剧中的人物其实就是诸多航空先辈的缩影,他们代表着为航空事业奉献出一生的所有人。观剧中,我们每个航空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播出至今,剧中不乏我喜爱和印象深刻的人物,平凡的郑有福12岁进厂做工,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专业手工技术高超。刚开始我觉得他是一个只凭经验、脾气臭、固执己见的“直肠子”,看到他凭借“神仙般”技艺顶住压力,“三锤定音”让飞机成功对接时,我心目中“大国工匠”四个字顿时有了清晰的画面。作为一名航空子弟,我的父辈在厂里已经干了大半辈子,“子承父业”的我每天就是做好飞机各种水平数据的测量和飞机试验设备的维护工作,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出息”。然而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秦天、徐不周、赵德良、张长江这样一群矢志不渝的航空人不时地感动着我。在他们荡气回肠的航空故事里,我对“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我身边的这群平凡的航空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想法。
  前辈们已经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作为后辈,我们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不懈追求、勇猛精进、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随着对飞机制造过程中每一个零件、每一步工序的日益熟悉,对每一次水平测量和设备检修、故障排除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我会更加用心地坚守岗位、认真对待,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飞机装配工作的每一个经手环节,为我的逐梦之旅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