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航空建筑和它背后的大男孩 2021-09-17 

  

黄蕾
  对于苏琳博来说,做工艺设计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工艺专业不像建筑结构水暖电有标准和规范,工艺专业没有界定范围,我觉得这非常有趣。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才让航空建筑有了无限可能。做工艺设计让我非常快乐、非常自由。”当问到他作为工艺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苏琳博用了三个“非常”。从接触工艺设计开始,他就觉得工艺设计就像是一种神奇的交通工具——仿佛坐上它,就能到达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耸立着几幢红黄相间的建筑,与浪漫的白沙滩、秀丽的大珠山交相辉映。外表具有“青岛特色”的几幢建筑是轻型发动机自主研发试验基地。苏琳博和他的团队成员为这里建立了小型无人机发动机的研发平台,建设发动机试验场所和设备,解决了国内中高端无人机动力装置短缺问题,在我国暂时空白的涡喷、涡扇发动机系列中小推力领域的规划设计方面率先实现“0”的突破,加快了发动机产业化进程,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无人机技术的差距。这里是苏琳博开启“有趣、快乐、自由”工艺设计之旅的地方。
  “有趣”的学习
刚进公司那会,苏琳博也有过迷茫,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艺设计工作对于大学里学的“飞行器设计”这个专业来说,算是半个转行了。究竟要如何接受这个转变,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这句话强烈地冲击着当时迷茫无措的苏琳博内心。心结打开了,苏琳博一头扎进了学习的海洋。这8年的学习之路就好比一场奇妙的旅行,他专挑人烟罕至、荒芜偏僻的地方寻觅、探索,领略了精彩绝伦的风光。8年来,苏琳博在发动机试车台、飞机与发动机维修、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生产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越学到深处,他越觉得有趣,那是翻越一座座学术高山后的酣畅淋漓,那是精通一门门专用学科后的融会贯通,那是解决一个个现实难题后的欣喜若狂……
  这种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又继续推动着苏琳博往更深层次、更广阔领域不断迈进。
  “有趣”的钻研
苏琳博爱钻研的劲儿在项目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项目竞标中,设计方案需要将已建好的厂房改造为十多个实验台和包括气源电力控制供油给水系统的综合厂房,通过改造,满足多个航空发动机整机、部件试车的工艺需求。改建一个项目要比新建一个项目至少困难十倍以上,该项目最重要的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园区现有的电力供应远不能满足传统试验台气源系统的需求,而电力增容又遥遥无期。这个“拦路虎”不解决,业主的需求只能是空中楼阁。苏琳博拓宽思路、刻苦钻研,创新性地提出了能源利用方案——利用暂冲式的气源系统,将原本需要与试车台同时开启的大型压缩机组变成可以在试验前提前开启的小型压缩机,通过小压缩机长时间的储能,将压缩空气集中存储起来,试验时再短时间集中释放,达到错峰用电,有效解决气源系统受园区面积、供电等的限制,满足试验需求。这个能源利用方案有效解决了现场水、电、气源供应严重受限的设计限制,从诸多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有趣”的设计
苏琳博把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建筑、结构专业那样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去画图的“响应式设计”,另一类就是像工艺专业这样根据业主的需求去帮助其实现的“解决式设计”。苏琳博更喜欢后者,虽然没有经验可循、没有范本可参照,但可以一次次挑战极限、一次次战胜未知,这极大地展示了工艺设计的魅力。2020年苏琳博牵头设计团队完成的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园区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设计。该项目时间进度紧张,要求半年内完成5栋厂房及1栋综合科研楼的全部设计任务。难上加难的是,疫情令原本紧迫的设计进度捉襟见肘。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交付,苏琳博组织设计团队居家办公“隔空作战”。居家办公的那段时间,苏琳博的手机24小时在线,他不仅要协调工艺、建筑、结构等七个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还要保证设计团队思路与试验设备设计理念高度一致,经常凌晨一两点还在项目微信群里讨论技术问题。
  “一定要圆满完成这项‘有趣’的设计,再次实现未知技术‘0’的突破!”
  带着这样的信念,苏琳博带领团队成员交上了满意的答卷。项目团队的先进事迹《航空青年隔空作战》登上了《中国青年报》的头版。之所以说工艺设计很“有趣”,是因为当一个个“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变为“可能”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以名状的。苏琳博每当谈起工艺设计,谈起技术难题,眼里都会发光,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他发自内心地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希望不久的将来,在我亲手设计的厂房里研制出最新的发动机,装到最新的战机里去,一飞冲天,惊艳世人。那时候,我可以骄傲地跟我闺女说:‘瞧,那架举世瞩目的战机有你老爸的一份功劳呢!’”说到这儿,苏琳博腼腆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