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超净厂房的“灵魂三问” 2021-09-10 

  

李兵
  你会搓棉球么?
“这有什么难度?”小任下意识地说。她是航空工业光电所超净厂房的“新人”。三个月前初来乍到的她,没想到进入超净厂房的第一课,就被老师傅问了这个问题。小任的工作是光学装配,在这里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给飞机装配“眼睛”。
  飞机的“眼睛”可不止一只,除了可见光摄像机,各种微光、激光乃至其他很多传感器都会用到光学部件,这些部件的装配和调试,大都要在超净厂房里完成。既然是“眼睛”,自然娇嫩无比。学习装配前,小任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擦亮飞机的眼睛。对于一些特定部件,需要用棉球蘸上专用清洁液,一点点地擦洗干净。“可别小看这道工序,搓棉球可是基本功!”小任的师傅黄姐说道。只见她用一根铁丝样的工具,从一大块脱脂棉中勾住一点,转了几圈轻轻一扯,就扯出了一个蓬松的棉球。然后,她把这团棉球靠在旁边的凸台再稍微一转,棉球就变得紧致了。“只有这样,棉球在擦镜片的时候才不会脱絮。来,你试试。”
  小任拿着工具,费了半天劲,她才搓出一个勉强合格的棉球,可是这个棉球却比师傅的大得多。“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黄姐说道。面对这第一课,小任有点紧张,但又充满尝试的勇气。
  三个月过去了,此时的小任已然老道多了。只见她熟练地搓好一个个的棉球,认真地擦拭着零件。她时不时抬头,仔细查看在工作台前方巨大的图纸,对上面满满的标记若有所思。她身旁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数据和问题。“这和你来之前设想的工作一样吗?”黄姐问她。“太不一样了!”她答道。但她觉得,这里的工作充满了挑战,感觉每天都在上台阶。想到自己能够亲手为祖国的战机组装“眼睛”,她就感到无比自豪。
  你会“找茬”么?
“我们天天都在‘找茬’!”黄姐说,她已经在超净厂房工作了十余年,是大家公认的老师傅。都知道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飞机的“眼睛”更是不能有一丝瑕疵。在产品的检验标准中,对光学零件的缺陷就定义了诸如多余物、划痕、擦边、麻点等十几种,检验过程自然是严上加严。作为装配人员,必须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万般呵护,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光学部件不同于其他产品,一些工序很难返修。“比如镜头吧”,黄姐说,“如果装好后发现里面混有哪怕一丝污渍,检验都过不了,更别说可能对产品成像质量和装备性能造成影响。”而返修过程又很可能对镜片造成更大伤害,一旦表面划伤,很可能造成报废。镜片加工成本不低,如果报废,装配人员也是心疼不已。为了装配合格,黄姐已经练就了一整套完整的经验。“擦镜片是不能‘走回头路的’,否则棉絮和污渍就可能沾在镜片上了。”她说。
  很多光学零件还没指甲盖大。在每名光学装配操作者的工作台前,都放置了一盏雪亮的台灯。每当一道工序完成,他们都会用放大镜在台灯下仔细“找茬”,绝不放过一丝瑕疵。擦拭零件用的清洁液是有刺激性的,N95口罩是工作中的标配。心细是女性的天然优势,所以负责本道工序的大都是女将。为了保证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她们每天在超净厂房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她们的眼睛通红,摘下口罩的脸,像抗疫护士们一样被勒出一道道印痕。但是为了能够装配出高质量的“眼睛”,为了各项任务的按期完成,她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毫不退缩。
  你见过上午10点钟的太阳么?
  “没有!”超净厂房里的同事们异口同声地答道。上午10点钟,正是超净厂房里最忙的时候,一天的工作全部铺开,所有人都在专注于工作。这边,小任在纸上沙沙地计算,只有测高仪轻微的滴滴声。那边,装配激光产品的老杨,正在慢慢调整着部件位置,只有力矩螺丝刀的咔咔声。再往里走,小时、小杨正在对成品进行调试……
  几百平方米的超净厂房里,几十人常年奋战于此。没有喧闹,只有偶尔的低声讨论。每天早上,超净厂房的最后一道门打开,他们就进入到一个独立的世界。不管外面是骄阳似火还是暴雨倾盆,无论是狂风大作还是漫天飞雪,这里都无从感知。每天,一筐筐的零件源源不断地运进来,一件件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出。这些产品,带着超净厂房里所有人的智慧和汗水,装在祖国的战机上,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