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的航空人 ——记航空工业导弹院某配套项目研制团队 2021-08-27 

  

贺彤韡
7月2日、7月3日、7月15日、
7月25日、7月26日,这一连串日期是航空工业导弹院某配套项目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小驹自6月以来就在笔记本上记下的时间节点。
  7月2日,由导弹院承研的某配套产品顺利通过用户与总体单位组织的验收评审。自此,正样产品正式交付前最后的决战拉开帷幕。
  7月3~26日,这是产品可以从北京返回位于西安的硬件承制单位进行落焊、补充试验至再次返回北京开展总装的周期。7月26日是底线,总体单位要求“必须到达”,否则将影响总体进度,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守住这条底线,项目副总师和行政负责人开展了周密的策划,主管领导与王小驹第一时间前往西安的配套单位,督促产品进行落焊、策划后续工作安排,逐条梳理产品7月3日返回西安后所有待开展的工作脉络。
  然而,经过梳理,产品7月15日方能完成落焊,后续即使无间歇地进行所有补充试验也最少需要10天,换言之7月25日将是完成所有补充环境试验的“终点”。更为严峻的是,在距交付底线节点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还要开展产品的光学标定、性能测试以及运输工作。王小驹当机立断,按计划节奏开展所有在西安进行的工作,25日试验结束后立即转场洛阳,在洛阳展开“会战”。
  7月25日晚8时,产品顺利抵达洛阳。王小驹、马珩、贺彤韡立即展开工作。得益于在产品正样验收阶段突破的光学标定新方法,他们将原来需要1天半的标定时间压缩到了4小时内。而后,团队成员又马不停蹄地开展产品性能在各种工况下的对比遍历测试,以产品正样验收阶段获得的技术积累,将关键性能试验浓缩在了几小时内,最终确认产品的功能性能满足且优于技术要求,具备交付条件。此时已至7月26日早7时30分,经过近12小时的通宵奋战,团队成员圆满完成了任务,只待交给下一棒——由王帅涛、王松杰联合护送产品至北京。
  10时40分、21时、17时40分、5时20分、18时、15时30分、19时30分,这一串时间在王小驹的脑海中烙下深印。7月底,正是河南省遭暴雨侵袭、交通中断的时期。为了能将产品于7月26日送至北京,王帅涛与王松杰提前预定了26日上午10时40分由洛阳飞往北京的航班。然而,前一晚9时左右,正当团队成员酣战于测试现场时,他们接到了次日所有洛阳飞往北京航班取消的通知。通过紧急请示导弹院领导,他们选择了迂回前行——避开仍在下雨的郑州,由西安飞往北京,时间就在26日下午5时40分。但是,前路并非坦途,26日一早5时20分,他们再次被通知航班取消,并被航空公司安排在了当日18时的另一架航班上。好在依然有当日送达产品的希望,于是他们依原计划按时前往西安。
  当守候在洛阳的团队成员再次得到他们的消息时,已是26日的19时30分,让大家惊喜的是,王帅涛与王松杰已然把产品交付到了总体单位。原来,他们不忍心在西安看着时间就那样流逝,积极寻找机场人员的帮助,问询到了15时30分的航班信息。于是,终有了26日19时30分这场产品交付决战的胜利。
  从7月初,团队的设计师们就在与时间赛跑。尽管过程曲折,但可爱的设计师团队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在关键时刻团队成员不计较个人得失,舍下小家情怀,在奋斗目标集结号的激励下,坚守岗位、奋勇前行,真正做到了“强国有我”!
  赢得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后,项目团队成员又投身到紧张的后续保障任务中,继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