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过半,这些词是关键 2021-07-30 

  

杨红霞
  2021年上半年,航空工业惠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转变思想、凝聚共识、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取得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阶段性成果。在这半年里,有这样几个词被反复强调着,也被惠阳人持续实践着。
  创新
2021年,对于JL-4A/1型螺旋桨项目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该型螺旋桨计划于今年取得型号合格证。
  JL-4A/1螺旋桨是国内首次开展适航取证的复合材料螺旋桨,这是一次从0到1的跨越。公司研发、制造、适航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了一套满足适航规章要求的设计保证体系。首次建立3500KW以上螺旋桨桨毂疲劳试验验证手段、完善了桨叶疲劳试验方案及试验设备,为后续型号符合性验证创造了条件;首次按照规章要求,在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指导下系统规范地制定了螺旋桨台架试车谱,为后续螺旋桨开展适航试车提供了思路;首次完成螺旋桨鸟撞、雷击试验,为后续型号符合性验证积累了宝贵经验。6月9日,项目团队完成螺旋桨鸟撞补充试验,至此,JL-4A/1螺旋桨适航取证工作全部关闭。
  6月11日,JL-4A/1型螺旋桨项目最终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在惠阳召开。会议通过了型号合格审定审查报告,建议颁发型号合格证。
  协同
随着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单线作战工作模式逐步改变,多部门协同已成为常态。
  6月10日,工程技术部接到任务,为配合某型号产品生产,需对测量型修平台进行改造,改造工期仅有48小时,而正常改造同样任务量的平台需要10天。
  工程技术部迅速组织工装团队,建立了从工装设计、制造工艺、材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全流程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同时,突破原有串行工作模式,着眼全过程,对平台改造任务、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集成分析,综合考量使用需求、进度计划、制造能力等,制定了整体改造方案,细化了工序衔接时间,推动各环节并行开展。
  从接到任务到最终交付,整个过程群策群力、“一气呵成”,仅仅用时48小时。
  攻坚
“接到紧急通知,月底前要完成两台某型号桨叶的加工任务。”
  “桨叶叶身长,扭角大,加工周期最起码两个月以上,现在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那是以前的经验,现在我们有能力做到,而且必须做到!”
  桨叶加工现场,“鲲鹏”党员突击队火线成立。他们结合交付周期,统筹并细化排产计划,采用拉动式生产组织模式,识别“断点”风险,推动生产计划与器材配套协同,确保上下游工序有效衔接。
  6月烈日炎炎,却比不上桨叶加工现场的一团火热。从早晨7时到晚上10时,汗水已把皮肤浸泡得发白,却没人停止手中的工作,渴了喝口浓茶提提神,累了用凉水洗把脸……最终,从接到任务到桨叶顺利进入总装,整整提前了两周。
  党建赋能
2021年,“提质增效”成了每名总装人的口头禅。为提升生产效率,总装车间成立了由技术人员、一线工人、生产计划及调度人员组成的“24小时在线”的“提技术、抢任务党员突击队”。
  突击队制定了有明确攻关计划、时间节点和责任划分的系统化行动方案。识别出技术攻关瓶颈点和制约生产效率的瓶颈工序,成立技术攻关小分队和提质增效小分队,在生产现场建立起了“根据地”。
  他们将排产计划精确到分,分工跟踪每一处瓶颈点。从混线到分线,根据工序流动,设计、规划产线布局,减少产距长、工序不平衡等慢性损耗。建立精益制造模式,实现人员柔性化调整,多层级推进质效提升。同时,设计完善工装工具,减少职工劳动强度,从小事入手,以实际行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宗旨。
  2021年上半年,总装车间生产效率同比提升33.16%。
  2021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背后是每一位奋战在平凡岗位上的惠阳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下半程已然吹响冲锋号。奋斗,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