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风雷”急 2021-07-30 

  

刘琳
  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要让中国人自己的战斗机飞上蓝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的梦想鼓舞着中国人民为之奋斗。
  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顶尖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必不可少,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举全国之力,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航空科研高地。
  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发动机设计,沈阳的三大飞机研究所,就在这样一个火热而激情的年代陆续诞生。科研人员抓紧一切时间,投入研究试制的工作,把自己的航空梦想落实在那一张张图纸和一个个数据中。正是他们的努力,才筑起了沈阳航空工业的科研技术高地。
  这段故事,就从一个“风洞”说起……
  “风雷”1号
上世纪50年代,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已经接近声速,急需以实验方法开展跨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而当时跨声速风洞技术尚未公开,直到1956年初苏联仍不同意帮助我国建设任何空气动力研究所。当时中国航空工业已建立了第一批科研机构,并开始了歼教1、初教6飞机的自行研制。如果自行设计超声速战斗机,必须要有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因此迫切需要建造超声速风洞。
  早在1957年3月,与歼教1飞机设计起步的同时,沈飞厂第一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和发动机设计师吴大观就联名向部、局领导提出书面报告,建议航空科学研究围绕空气动力这个重点,在“二五”期间建设一座口径较大的低速风洞和较大的跨声速风洞,以适应新飞机研制的需要。
  1958年7月,经航空工业局批准和辽宁省城市设计院勘测同意,决定在沈飞厂北边建造风洞,以便与东北地区的航空厂、所、院、校共同构成我国航空工业比较完整的基地之一。
  建造我国第一座超声速风洞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沈飞厂身上。1958年9月19日,1号风洞开工典礼大会在沈飞厂建设工地召开。厂长牛荫冠作了动员,党委书记吕鸿安和总工程师高方启为风洞建设铲下第一锹土。厂里随即成立了风洞建造指挥部,并向突击队授旗。
  从1959年5月到1960年2月,先后有8名苏联专家来华指导风洞建设,使我国专业人员在掌握风洞性能和气动力试验技术上受益,培养了骨干。
  风洞建造不仅时间紧、任务重、人力不足,而且器材无着落,困难无数。在辽宁省、沈阳市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领导的关怀下,沈飞厂自行解决了钢材210吨、木料360立方米、红砖184万块、氯化钠260吨、电焊条10吨、生铁60吨、水泥百余吨,加工改制钢线材30吨,试制成功了磁管、电磁铁等材料。
  为了促进工程进度和质量,来自沈阳市第二建筑公司、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院、航空工业局基建处、北京市金属结构厂等十几个单位和沈飞厂的30多个车间、科室人员参加了大会战。当年建造风洞储气罐焊工力量不足,还从北京等地区调来了大批焊工参加会战。
  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后,从1959年3月开始,工程就实行平行交叉作业,组织了风洞零件、设备调整和洞体安装等工作。1960年2月,1号风洞调试完毕,经鉴定合格,正式投入了使用。
  1970年,我国第一座跨超声速1号风洞定名为“风雷”1号。
  市委书记当院长
“风雷”1号的建设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科学试验领域的一项空白,为我国自行研制飞机和其他飞行器提供了试验手段。后来,歼6、歼教6、歼7、歼8、歼8Ⅱ等飞机及火箭、导弹等产品,均在此做过大量的气动试验。1960年8月,叶剑英视察了1号风洞,他对刚投入运行的超声速风洞予以高度评价:“我国再也不用到苏联进行试验了,可以立足国内了。”
  在“风雷”1号开工建设的前夕,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准备工作已经悄然完成。1958年7月6日,在航空工业局局长王西萍和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的关心支持下,经国家批准,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在沈飞厂成立,研究院院长由当时的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兼任,徐舜寿兼副院长。研究院成立后,即开始建设亚、跨、超三声速风洞(FL-1风洞)。
  1953年9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工学》报的《训词》中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离不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1955年1月8日,“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后来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前身。1961年7月1日由第三机械工业部四局划归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定名为六院第七研究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在沈飞厂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技术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韩志华,副政委王绪颜(后调四所)。下设四个试验研究室、一个综合加工车间、一个压气机站。主要从事航空气动应用研究,以歼击机、机载导弹为主的型号气动力试验与试验技术研究,有关的仪器设备研制。研究所成立之初,1号风洞已开始接受吹风任务并开始部分气动研究课题和气动试验技术的研究工作。
  这两个几乎在同一时期诞生于哈、沈两地的空气动力研究机构,于2000年7月合并组建成为如今的航空工业气动院。
  气动院建立以来,在半个多世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航空报国是根植于几代航空人血脉、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是航空人矢志不渝的奋斗初心。一座座风洞,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和梦醒。
  初建飞机设计实验室
在沈阳的空气动力研究机构迅速建成的同时,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研发机构也在飞速建设和发展。
  1956年1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支持下,国务院召开了制订十二年自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动员大会,会上成立了10人科学规划小组,集中全国600多位科学家,采取“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的原则,对各部门的规划进行综合。
  会后不到3个月,16位苏联科学院专家应邀来中国,对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当时的四局第一技术科科长徐舜寿参加了制订过程中的有关会议和讨论,聆听了多位中、苏专家的学术演讲。
  在中央精神的鼓舞下,徐舜寿、黄志千认为,要独立自主发展航空工业,要提高中国的飞机设计能力,必须建立独立的设计机构,必须自行设计整机。徐昌裕也主张中国应该自行设计飞机。徐舜寿、黄志千的意见很快就被四局党组采纳了。根据苏联专家意见,四局决定将飞机设计室建在沈飞厂。
  1956年8月2日,四局局长王西萍向沈飞厂、黎明厂发布了《关于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的命令》,决定从8月15日起,在沈飞厂、黎明厂分别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任命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叶正大、黄志千为副主任设计师;吴大观为航空发动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虞光裕为副主任设计师。
  飞机设计室成立前,叶正大是沈飞厂设计科的主任设计员。徐舜寿、黄志千利用到沈飞厂参观米格–17全机静力试验和试飞的机会,与叶正大会合,共同商讨设计室组建事宜。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的创建工作从此开始,办公地点在沈飞厂办公大楼(大白楼)后边的一排弃置多年的小红平房。
  1956年9月初,号称中国航空科研的“黄埔军校”——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正式在沈飞厂成立。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未知因素的道路,徐舜寿和他领导下的年轻飞机设计团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沈飞厂飞机设计室成立后,黄志千便率领顾诵芬、程不时先行赴沈阳报到,徐舜寿大约在两周后到沈阳。一到沈阳,他们就住进沈飞厂的小招待所。
  尽管生活和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徐舜寿还是按照他心目中的飞机设计室要求来设计了办公室。他要求把小间的屋子打通,变成大办公室,所有的制图桌都集中在一间大屋子里。他的位置在屋子的一角,整个办公环境可以一览无余,有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协调解决。而试验室则是由一间原来的厕所改造而成的。
  从设计室到研究所
飞机设计室的机构是在主任设计师下设立各专业组:总体设计组组长程不时,空气动力学组组长顾诵芬,强度计算组组长冯钟越,机身设计组组长屠基达,机翼设计组组长沈尔康,起落架设计组组长吴孟伟,操纵系统设计组组长陈今,发动机、燃油系统组组长陈钟禄,液压冷气系统组组长郭松林,高空救生组组长吴石青,特设组组长周兴文(后为胡诞园),军械安装设计组和文件、标准检验组组长胡除生。这种组织机构是按徐舜寿对飞机设计机构思路设置的,行政部门简化,整个机构短小精悍。
  为了充实人才队伍,四局采纳徐舜寿的建议,从北京和各地调集了一批优秀设计师。叶正大也从自己任职的沈飞厂设计科中挑选了20多人,来到新组建的设计室。这些人大多数是原来设计科的主管设计员,技术上都是拔尖的人才。
  设计室的成立,在航空工业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志于飞机设计事业的技术人员慕名而来,纷纷提出要参加到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的队伍中。在四局工作的管德坐不住了,叶锡琳、陈钟禄、高锡康、李永明等一批毕业于各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向上级提出申请并获得支持和批准以后,来到了飞机设计室。
  到1957年8月底,飞机设计室总共108人,平均年龄仅为22岁。这支一百单八将组成的队伍正是代表着当时中国飞机设计的最高水平,他们中走出了一大批中国航空工业著名人才,包括陆孝彭(强5飞机总设计师)、冯钟越(飞机强度专家)、顾诵芬(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屠基达(歼7系列飞机总设计师)、管德(飞机喘震专家)、陈一坚(“飞豹”飞机总设计师)、程不时(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等。他们正式走上了中国第一架喷气飞机的设计之路,沈飞厂第一飞机设计室也成为后来中国飞机设计师的摇篮。
  20世纪60年代,为加强国防科学技术研究事业、满足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决定组建中国航空研究机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其中第一研究所为飞机设计研究所(即今天的航空工业沈阳所)。这个研究所以航空工业局沈阳飞机设计室、空军第一研究所以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加东风113型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人员为基础组成。1961年8月3日,研究所正式成立。徐舜寿和他的战友们从沈阳飞机设计室走进了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从此这个研究所肩负起了探索新中国飞机设计之路、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的神圣使命。
  飞机设计室在沈飞厂成立的同时,发动机设计室在黎明厂成立,虞光裕和吴大观战斗在了一起。此时,虞光裕已经身为黎明厂的技术科科长,刚刚参加完研制涡喷5发动机的工作,对喷气发动机的制造流程和工艺,已经了如指掌。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生产经验的人与吴大观搭档,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珠联璧合的绝配。
  1961年8月,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即今天的中国航发动研所)成立,首任所长为刘苏少将。在黎明厂的发动机设计室之后,动研所承担起了飞机发动机的研制使命,后来发展成为国内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先后研制11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创新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更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历史上的伟大跨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三大飞机研究所建立,为接下来沈阳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筑起了一块科研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