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迈出这一步” 2021-07-27 

  

王增勇
  没有既定方法,全凭自由发挥,乍看一马平川,实则崇山峻岭。
  为大项目论证
2020年的夏天,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条件建设部的刘黎在办公室里苦熬。让他焦虑的,不是窗外聒噪的蝉鸣和炎热的气浪,也非时常持续到深夜的工作强度,而是全力冲刺过后又被送回起点的强烈的沮丧感。
  “苦思多天,每天写材料到凌晨,以为做得很好,但一沟通却被全盘否定,需重新再来。要想突破既有思维定式,就要狠狠地自我拉扯,思维反复横跳间,艰难异常。”
  那个格外炎热的盛夏,刘黎负责的是直升机所“十四五”总体规划和某型机研保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条件建设和科研是直升机研发的两驾马车,条件建设在保障当前型号任务的同时,更多的是未来提升研发能力,支撑直升机所长远发展。
  刘黎这次负责的能力建设项目规模几乎是建所以来军工固定资产累计投资总和,论证工作量和难度都是空前的。科研工作已行至何处,未来又要往何方去,这决定着能力建设规划的方向。因此,要完成征程,就必须先梳理好直升机型号的技术发展脉络。
  “大项目不是那么好拿的。”工作充满了创造性和挑战性,也饱含变数。
  在项目论证过程中,涉及大量建设内容,要解释清楚为何建设一套设备,就必须论证好任务和技术的必要性。这意味着至少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型号特点、特征,技术发展的方向、程度,型号研制的阶段和目标等,都需要刘黎去摸清楚。
  过程是漫长、琐碎和艰难的,像一座沉默的迷宫,“只能一台台设备过,一个个系统审,一句句分析讨论论证材料。”整个项目如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树,每一片嫩叶的叶脉形状、走势和细腻纹路,刘黎皆需“明察秋毫”。
  “很头疼,持续了无数轮沟通,上千页的项目建议书都是一字字敲出来的。虽然有些是各方提供的素材,但我们拿到后要字斟句酌,将每一项论证清楚、阐述明白。”与各条线技术负责人对接后,刘黎总结提炼了大量直升机型号和技术发展的汇报素材,形成了多稿从条件建设角度切入的报告。“将大量信息摄入并消化,形成项目的思路,最终完成汇报材料”。
  经过近两年的拼搏,“十四五”能力建设项目终于论证成熟,得到上级机关认可。同时,通过正向设计平台、创新平台等建设,将推动直升机所研发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支撑直升机所研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为喷洒塔项目破冰
2019年冬,刘黎在哈尔滨出差150多天。在近半年时间里,他解决了100多项问题。
  2012年,为保障型号任务,须在哈尔滨建设冰雾喷洒塔,但直升机所在哈尔滨没有建设资格。经过大量协调,项目最终决定先由哈飞代建,最后再交付给直升机所。异地异单位建设项目的验收存在诸多困难,刘黎前往哈尔滨时,类似项目在行业内还未有成功的先例。
  “没有头绪,我确实也不知道如何做。”刘黎跨越千里来到哈尔滨,这一路,他在迷茫中沉浮。又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无先例可循,刘黎需创造性地解开这团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结。
  刘黎去时正赶上当地政府机构改革,权力下放、机构精简,很多单位被撤销,相关流程发生了诸多变化。凛冬渐至,哈尔滨的温度不断下降,雪纷飞地更肆意,这个结也被冻得越来越硬,愈发难以解开。为办理不动产权证,刘黎连续二三十天在哈尔滨市政府各部门奔波。
  雪面下的隐性难题,层出不穷,时常与刘黎相遇,他要在一些逼仄隘口中创造可能、寻求突围。“虽没多大难度,又非高深技术,但要把事情理清楚,把所有障碍处理完,也是一个大考验。”
  协调组织资源,他一步一步蹚雪前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直升机所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笼罩喷洒塔项目的坚冰被他一点点敲碎,最终清零了所有问题,按计划完成了项目竣工验收。
  “事情是很难,没有头绪,最初我确实也不知道怎么做。但不迈出去这一步,就永远停留在原地,我选择积极地往前走下去。”刘黎坚定地说道。
  这一路,无论风雪多大,刘黎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