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助力我国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策略和路径思考 2021-07-16 

  

綦琦 郭珍梅
  近日,中国民航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航业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笔者在此仅从《指导意见》的发展目标出发,简要阐释“十四五”期间红色旅游助力我国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策略和路径的思考。
  红色旅游将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形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民航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我国民航在今后5年将步入发展阶段转换期、发展质量提升期、发展格局拓展期。《指导意见》将“以推动民航业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民航业在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航空运输市场和红色旅游市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红色旅游需求的新变化”作为指导思想。从民航视角看,该文件是对民航战略产业地位深化认识、推动民航业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民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益实践。
  红色旅游将助推我国中小机场补齐短板
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运输机场240个,其中旅客吞吐量在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数量仅为45个,旅客吞吐量不足100万人次的机场数量多达155个。随着地方政府对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我国已建成的通用航空机场数量在2020年已经超过运输机场数量,达到近250个。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旅客运输的冲击,我国面临着中小机场数量多、旅客运量小、发展阻力大、盈利能力差、运营亏损猛等短板问题。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中小机场还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来维持基本运营条件。笔者建议:行业管理方应前瞻性地将具备可起降中小型固定翼飞机跑道硬件条件的通用航空机场一并纳入到中小机场发展规划范畴,我国中小机场范围可以扩展并划分为中小运输机场和大型通航机场两类。统筹解决中小运输机场由于客货运输业务量极为不足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陷入“补贴式”发展;大型通航机场由于建设、运营主体单一而无法接入客货运输网络“单点式”发展的两种“死循环”。
  红色旅游将从供给需求双侧启动航空旅游内循环
我国中小机场多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很多位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加速促进机场所在市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活跃程度提升,进而推动市县域与国内外其他区域市场对航空客货运输需求的持续放大。
  众所周知,航空市场开发难度大、运营成本持续高位是当前我国中小机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航线网络乃是维持机场发展的关键,是机场实现经济价值的载体。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高度重视提高红色旅游地区航空运输通达性,以“支持航空公司在红色旅游地区机场加大运力投放,增开航线、加密航班。鼓励航空公司执飞红色旅游航线,支持在红色旅游地区推广通程航班、短途航空运输等航空服务”、“加快推进民航国内运价市场化改革,将更多的红色旅游航线纳入市场调节价航线目录。鼓励航空公司以更加灵活、优惠的运价方式开拓红色旅游市场。支持青少年儿童参加红色旅游活动”等具体举措,切实推动从供给侧启动红色航空旅游的内循环。
  《指导意见》高度响应国家最新提出的加快推动需求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营造红色旅游发展氛围,满足旅客差异化、个性化的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发挥平台优势,围绕“互联网+红色旅游”,加强机票、景点景区、酒店、导游服务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红色旅游消费需求;积极推介当地红色旅游资源,通过举办红色旅游论坛等方式,宣传推介民航红色旅游产品,将更多潜在消费者转换为出行者、体验者等,推动从需求侧启动红色航空旅游的内循环。
  红色旅游面临阶段性难题和对策建议
《指导意见》从国家和行业层面理清了相关问题,明确了发展思路,但从宏观政策到具体实践,从实践探索到达成目标仍是任重道远。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可预见的阶段性难题和对策建议。
  一是两部委印发的《指导意见》是蓝图,究竟如何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分步实施还有赖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团队能力。建议地方政府聘请专业产业规划团队,解读《指导意见》的各项内容,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制定《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通过招贤纳士引进项目执行团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产业发展战略定力,将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圈做大、做强、做精。
  二是建议当地政府在《指导意见》的实践中突出公益属性,以此来升级当地的红色旅游软硬件资源,将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
  三是延安、井冈山、韶山冲等红色旅游目的地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更多优质红色旅游目的地还不被大众所知晓。很多红色旅游产品因缺乏协同联动而无法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当地政府绝不可一蹴而就、一办即成。
  综上所述,产业化是民航“十四五”发展重点,“航空+旅游”是民航产业化的最优路径之一,红色旅游更是能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应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主动谋求我国红色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