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令人振奋的航空科创项目在大赛中涌现 ——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侧记 2021-04-27 

  

选手答辩现场。半决赛开始前,评委会介绍评选规则。答辩现场评委。评委合议现场。吴光辉院士在现场做报告中国航空研究院团队展示样件。观众提问环节。媒体对大赛及获奖团队进行采访报道。参观活动

本报记者 姜坤英 李居阳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带来的参赛项目是《新型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
  “评委老师好,首先请大家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我们这个项目……”
  4月22日,山西太原,随着参赛队伍的悉数登场,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航空双创大赛”)半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此时,距离上一届大赛半决赛的举办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时间调整至2020年11月。本届大赛超过400个项目注册报名,经形式审查和筛查海选,150余个项目进军入围赛;经60余名评审委员线上独立评审和线下现场合议,55个项目闯关半决赛。
  此55强已非彼55强,经过两年的培育,今年双创大赛上有相当一批高水准的航空科创项目涌现,本届推荐进入总决赛的项目涵盖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航空动力、新能源、机载系统、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信息化、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运营与管控等10个类别,大部分科技创新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创业投资项目均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基本体现了我国航空产业的最新思考与实践。
  数据说话,从存量到增量
尽管大赛启动时间上有所延后,但这并未影响选手们的参赛热情。组委会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本届大赛注册报名项目合计416个,同比增长67%,其中,科技创新组项目增幅翻倍。针对参赛项目数量的迅猛增长,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赵陇向记者做了详细的介绍。“从今年注册报名情况来看,项目渠道来源进一步拓宽,高校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今年共有28家高校报名参赛,成为排名第一的主渠道;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始终强劲,参赛项目比例稳定在50%左右。”赵陇也提到今年航空工业所属企业报名参赛比例从最高的30%左右下降到16%。他解释道,这表明经过三届赛事的积淀、迭代,全国优秀、前沿的技术、项目、人才智力等社会资源逐渐集聚在这个航空创新创业“生态圈”,航空工业作为产业“国家队”的引领融合、赋能助力效应逐步显现,也将助推集团公司在航空产业链、价值链的链条上做好“链长”的角色,共同促进国家航空产业繁荣发展。
  不仅注册报名项目数量增加,今年组委会办公室发布的信息中,大赛组织单位从首届的20余家增加到40余家。由此可见,赛事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高等院校、民营企业等机构参与进来,大赛品牌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朋友圈”的范围和领域也在加速扩展,大赛已经成为航空业界全国性的权威双创赛事。
  良性向好的态势背后是大量组织工作的开展。针对2020年的疫情走势,大赛主办单位航空工业集团准确研判,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的前提下,科学部署指导组委会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尽管受疫情影响,但组委会办公室的各项沟通工作始终在线上线下持续开展——
  线上推出H5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举荐创业英雄”有奖活动参与人数从几万人增长到几十万人;推出功能完善、体验良好的线上参赛报名和评审系统,程序设计充分考虑评委和选手的适用性和保密性,也保障了大赛工作不耽误。疫情管控期间,60余位专家线上独立评审、线下集体合议,高效完成入围赛评审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利用疫情缓解窗口期,积极开展线下宣传推广活动,深入创新活跃的科研院所、高校,以吸引更多的高精尖项目参与。记者在半决赛期间随机采访了几个参赛团队,南京动量材料团队是通过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推荐并了解大赛;空客中国、易天气等企业则是在2019年便通过网络开始关注大赛,并为今年参赛进行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从存量到增量,大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项目报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航空双创大赛的路越走越宽。
  创新办赛模式,照亮宝藏的光
  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是一项航空主题的全国性“双创”活动,致力于创建一个专业权威的、开放高效的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以“产业国家队引领融合、资本联合体赋能助力”为主要特色,通过多措并举和资源整合,力促“双创”项目达成商业成功、技术创新、人遇伯乐之目的。秉承这一初心,为了发现最具潜力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优秀创新创业人才、重大突破性技术,航空双创大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赛程赛制、提升办赛水平。
  在第一届基础上,第二届大赛实行新的分类分组机制甄别、选拔、奖励优秀项目,并试点实评实投,让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早日实现社会价值、取得商业成功。
  在本届大赛半决赛现场,记者也注意到今年赛制发生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公正地选拔出优秀项目,在原有“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两个组别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细分。依据飞行器、动力与新能源组、先进制造与材料、信息化、数字化与航空电子、运营管控与服务创新等专业类别,科技创新组分为四个组,创业投资组分为两个组进行评审。与以往科技专家主要评审创新项目、投资人代表主要评审创业项目不同,今年两个路演现场都分布有各领域的科技专家和投资人。
  “赛制设置是在听取各方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两次大赛,投资人发现在科技创新组,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宝藏’,非常有创业价值;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在展示自身研发成果的同时,也希望寻求投资和战略合作伙伴。因此今年就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样专家、投资人都能听到,便于发现好项目。”大赛评委会主任汪亚卫表示,今年组委会从制度上对评审工作也进行了优化。评审过程中,既有专业小组讨论,又有全体评委合议;既采用打分制,又采用投票制;既集中全体评委的智慧和经验,又充分尊重每个评委的独立判断,全体评委14+4个小时连轴转才完成半决赛的评审工作。很多评委感叹,本届评审工作,实在不轻松。评审工作之所以如此设计,目的在于全力保证优质项目入选总决赛。此外,大赛的评委|“背对背”打分投票模式,也为公平公正的评选,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投资机构的心动时刻
在本次大赛中,创业投资组参赛要求有所提升(需要在2019年有收入或有过至少一轮机构投资),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项目的质量,这对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来说是件好事,节省了大量的筛选周期,毕竟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这次大赛无论是项目选拔、选手现场表现,还是赛事组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华控基金选派的一位投资人代表,连续两年担任大赛评委。他告诉记者,本次半决赛的举办时间与另外一场活动有冲突,吸引他来的原因是在之前研阅参赛项目资料时,有些项目有很强的投资潜力。“作为投资人,我会看是否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否有成长性、值得马上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要有一定的验证应用、至少有5~10年的成长期,可以说满足这些条件是非常不容易的。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次比赛上,看到的几个项目基本上在各个维度都符合初步的判断,这样就有了下一步去尽调的必要性。”这位投资人也表示,去年看到的项目只是值得关注和持续跟进,今年的收获特别大。
  尽管华控基金没有透露心仪的企业具体是哪家,但从评选出进入总决赛的项目来看,大赛报名的项目整体实力跃升的速度相当快。今年一次性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数量明显高于往届,动力、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航空运行管控的项目占比明显提升。
  “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原始创新”……这些关键词嵌入参赛项目,令投资人振奋,也让关心科技创新的专家学者们对未来航空科技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半决赛上的自如、自信
半决赛现场,是参赛选手们的舞台。他们准备充分,项目介绍表达流畅,中国航发航材院、中国航空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参赛团队为了让评委更直观地看到作品,在现场进行了样件展示。
  “是否和国内同类技术做过对比?”“3D打印设备和软件是否自己开发?”“气膜孔的形状、方向有什么讲究?”“将来面临的市场空间有多大?”项目代表在答辩环节回答评委提问时颇有“舌战群儒”的气势,当然,这种气势是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储备基础上。
  对答如流,这种自如来自自信,自信则源自实力。来自不同领域的参赛团队展示着他们的实力。
  今年是党领导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国家队”的水准在参赛项目上可见一斑——
  航空工业自控所的高端压力传感器、智能轨道交通精密检测机器人以及与金城公司合作的小型起发一体航空重油活塞发动机;航空工业雷达所的微小型无人机载多功能合成孔径雷达:航空工业成飞的AI检测平台;中国航发航材院的通用航空器树脂基复材表面热喷涂长效防除冰电热涂层技术和航空材料痕量硫精确测定技术;中国商飞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飞控系统故障隔离平台;中国移动5G网联无人机关键技术体系等项目,在先进制造、科技研发和航空科技溢出效应等方面都展示了央企在承接国家战略和聚焦主责主业中的责任担当。
  高校的表现一如既往地抢眼,西工大的新型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项目、南航的启直系列倾转旋翼无人机、北航的通用机场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保障系统,以及东道主山西省的太原理工大学带来的镁合金复杂冲压壳体构件等项目展现了国内高校研发团队不可忽视的力量。
  民营企业,创业的劲旅
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成长的微小型企业是今年大赛中的一大亮点。他们勇闯市场、敢于向高精尖技术领域攀登的拼劲儿,体制机制的灵活性等方面,值得国有企业学习和借鉴。
  江西佳时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端精密数控机床,在国产替代、技术自主可控上打破了西方跨国公司对中国高端精密机床的垄断;西安流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国产高端工业仿真软件,在自主可控的同时,关键参数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沈阳斯塔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航空螺旋桨,采用独特的成型技术,产品首先应用在欧美用户……
  在众多民营企业中,记者注意到南京动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力小安,他发明的全球首创纳米多孔碳膜和基于该碳膜的第三代氢气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领先于全球通用的第二代膜电极制备技术。膜电极是氢气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国内进口成本很高。看到力小安,不由得让人想起山东海富光子总经理史伟,他们同是海归人士。史伟的公司参加第一届通航双创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让史伟惊喜的是,通过参赛解决了困扰他的两大难题:一是中航信托领投,解决了融资问题;二是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帮助海富光子对接了航空工业用户。“海富光子我知道,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力小安笑着说,“我们也希望通过大赛获得更多投资方或潜在产业合作伙伴的关注,助力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腾飞与领先发展。”
  在本次大赛上,表现上佳的民营企业还有很多,许多项目很好地处理了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业中蕴含着创新,创新又来促进创业,呈现出创新与创业彼此激励的特质。他们找到了市场与科技的最佳契合点,在兴办企业的同时,在相关科技领域为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而这也正与大赛的办赛宗旨契合——以促进我国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发现航空领域最具潜力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优秀创新创业人才、重大突破性技术为目标,打造集广泛性、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同时又具有鲜明特点的“双创”选拔平台。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号召。大赛除了继续彰显“产业引领,金融赋能,实而不虚,卓尔不群”的大赛特色之外,聚焦核心技术、激励原始创新、调动社会资源,吸纳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参赛。同时,围绕创新创业生态构建进行了诸多设计,通过专家智力帮扶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通过金融助力解决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给双创团队争取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和价值链。
  如果说去年的评选是“难以取舍”,今年众多优秀项目,评委抉择起来则是难上加难。
  “对没有进入到总决赛的项目,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评委会成员、原赛斯纳总工程师徐强说,尽管有些团队的项目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强劲的发展后劲已经毋庸置疑。例如,中国航空研究院的积木组合式电推进无人机,属于重大原始创新,有可能催生出全新的航空器运用模式,进而在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退一步讲,有些项目即使最终没有产业化,但其过程中产生的学术价值对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就已经具有了重要意义。”徐强说。
  根据大赛规则,半决赛之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推荐进入总决赛的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尽职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与半决赛评审结论一致的项目方可正式参加总决赛,晋级总决赛的项目名单将在总决赛前一周公布。
  半决赛已让评委难以抉择,接下来总决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预见,让我们一起期待总决赛“锱铢必较”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