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点赞 中国航发黎阳“大数据+ 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17-11-23 

  

本报讯 11月20日,2017年贵州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启动。此次观摩会的重点是“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及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项目。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率第一观摩组到中国航发黎阳观摩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以前要花一天时间干的活,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干完。”黎阳新机研制工区生产副区长杨俊说,数字化的背后,是更高的产能、更有效的劳动。

27岁的技术员戴祥颂对此深有体会。2013年大学毕业刚到黎阳工作时,他每天都要在车间内来回跑好多趟。现在智能改造后,只需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大多数工作就可以完成了。“机器让智慧升级,每个人的产出量也大大提升了。”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就是智能制造,这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能抓住这次历史机遇,谁就能在不远的将来引领潮流。”黎阳总经理代小立向前来参观的观摩组代表介绍说。

孙志刚称赞黎阳的“大数据+工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观摩组上了一课,并对项目进行了即兴点评。他表示,数字控制必然产生大量数据。计算机能准确执行指令,推动产品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创新。大数据应用的范围和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任何行业都可以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融合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应该找到融合的途径,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黎阳参观结束后,观摩代表、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个项目点是我省‘大数据+实体经济’的典范。相信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贵州省‘大数据+工业’融合发展之路会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观摩代表、黔南州州长吴胜华则表示,对黎阳的观摩令人印象深刻。大数据让黎阳这样的老企业得以焕发新生,这充分证明大数据的运用对企业的管理和提质增效有巨大作用,黎阳的经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初到生产现场,观摩代表纷纷为黎阳此起彼落的机器人悬臂、高度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所赞叹,车间内,银白色的设备和跳动的电脑屏幕将“数字化工厂”展现得淋漓尽致。2017年,黎阳启动建设数字化智慧工厂,通过实施改造,机匣环件精密制造生产线材料利用率提升4倍,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一半,制造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高到99%。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