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文意义 2016-01-16 

  

前不久,我在东北一个企业调研,该企业负责同志向我们汇报了一个情况,就是有两名年轻工人(都是“80后”)在工作中出了质量问题,企业就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理,还派他们到用户那里去整改质量问题,以加深印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没想到的是,这两员工从用户那里回来后,在后来的工作中又出了同样的问题,这就让他们的领导百思不解,怎么会如此不长记性,让同样的问题一犯再犯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他们心不在“焉”,不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对工作不太上心、不在状态,工作结果自然难如人意。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东北这个企业,在其他航空企业也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发生在航空制造业,在其他一些传统机械行业可能更突出。传统制造业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始终能够吸引年青一代倾心加盟,成为了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空前开放而多彩、价值观自由而多元的全新时代,他们用的是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讯基本靠无线网络,甚至打电话都越来越少了,习惯使用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他们在学校学过电气和机械知识,但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用过电钻、扳手、榔头,没有连接过电线,没有维修过自行车;他们的家庭既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拥有“汽车库”可以摆弄传统机电制造,也没有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对机电制造的浓厚兴趣;尽管国内制造业水平还相对较低,但是社会向他们推送的、他们关注的主要是高、大、上的事物,他们看见的设施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但是,一旦他们到传统制造业工作,就不得不从耳濡目染的“超现实”中“穿越”到制造业现实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中,甚至回到与几十年前相差不大的生产方式中,整天拿着工具手工铆接、铆焊飞机,加工零件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现代年轻人是不喜欢甚至是排斥的,即使因生活所迫来这里工作,那也只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让他们真正喜爱、真心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人文问题,但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不尽快彻底改变,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就不会乐观。

  加快推进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吸引年轻人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改造国内制造业,使之变得更加先进和时尚,更能引领潮流,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所以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有着极为重要的人文意义。

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到今天也还远没有完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说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长期是引领时尚的。在晚清“洋务运动”中,大清帝国设立了多个枪炮局、轮船厂等制造工厂,设备大多是国外进口的,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也代表着社会时尚,在工厂当工人收入相对较高,也有社会地位,为人所羡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成体系的工业化布局,制造业蓬勃发展,在工厂当工人收入高、有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记得一些八级钳工的工资比有些厂长的收入还高。所以在那个时代,在工厂当工人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当时要是家里有一个人在航空工业工作,那是非常自豪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宽松自由,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多样化,各个行业竞相发展也使得就业选择大为拓宽;而相对于金融、电子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制造业的现代化相对缓慢,苦脏累、收入低的特点比较突出,这些因素使得传统制造业曾有的光环暗淡了不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就连航空高科技制造业也不能完全幸免。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航空工业最为困难的时期,许多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航空工业工作。我当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航空发动机专业,一个大班一百多位同学,现在已没有几个在航空工业工作了。在技能工人层面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大量年轻人宁愿到酒店当服务生,也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这是因为收入更高、环境更舒适,装有中央空调的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很时尚,工作比较轻松,还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这颠覆了中国“技不压身”的古训。按照传统观念,年轻人学个车工、钳工、电工,掌握一门手艺多好啊,当个服务生有什么意思!但现在看来,这批年轻人当时的选择是对的,要是当初去当工人学手艺,结果恐怕还不如现在。当然,现在时过境迁了,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航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各种人才汇聚而来。但是对于大量年轻的技能工人而言,如果我们的装备和工艺不跟上潮流,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很难让他们真正爱岗敬业,也很难奢望他们有工作激情和工作质量。

事实上,这些年由于国家加大投入,我国航空工业采用了一大批先进的制造装备和工艺手段,早已今非昔比,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在数控加工、研发设计等方面能力和水平提高很快,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为增强,现在很多优秀大学生都很愿意到航空工业工作,由大专甚至本科毕业生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情况也较为普遍,他们自己也很喜欢、热爱这个高科技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在一些普通机加、钣金、装配、铸造、焊接、维修等传统工种或者是一些辅助专业,设备和工艺进步相对滞后,工作环境不是太好,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对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前面讲到的东北那个国企的两名年轻员工,他们就是在飞机装配线上的。如何尽快推动航空制造业的科技进步,特别是在这些薄弱制造环节的进步,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关系到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还关系到对年轻人的吸引。我认为,在当代这个开放社会中,如果某个企业、行业不能得到年轻就业者的青睐,那它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当前,中央提出“两化”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部署,为我国航空制造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把制造、生产模式打造得更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让我国航空制造业更加先进、新潮、时尚,才能使年轻人向往,把他们的心拴住,以工作为乐、为傲,并为此奉献青春才华。否则长此以往,将来可能连工人都招不到。可能有些老同志会想,我们那代人无名无利的,怎么就能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工作呢?这关键是时代、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了,特别是老一辈具有很强的理想信念,能够把自身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认识,不需要靠太多的激励和约束就能做好。但这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求集团公司下属的单位,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先进的生产模式,让航空制造业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时尚化,符合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吸引他们,“征服”他们,凝聚他们。

事实上,这在国外也一样。去年7月,美国GE公司CEO伊梅尔特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讲到,过去工人都不愿意到制造业来工作,但是现在又重新回来,又开始热爱制造业了,待遇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航空制造业更有趣了、好玩了、时尚了。看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文意义,不仅在中国十分重要,在美国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这样的一种规律,我们必须要有深刻认识,然后对症下药来解决问题,让我们的航空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让这个充满激情、时尚的事业永远站在时代前沿。

还要靠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提高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除了要靠现代科技的魅力吸引之外,还要靠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二者缺一不可。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惊人的深度、广度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方面面,社会环境宽松自由,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丰富多彩,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但是国外文化强势涌入,国内思想、文化领域“西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在年轻人中“全盘西化”的问题更为严重,这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显著变化,也给文化传承和思想统一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颠覆新中国就成为了西方世界的战略目标。有资料称,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组织起草过相关策略,其后被多次修改成为“十条诫令”,成为中央情报局《行事手册》中针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方法。“十条诫令”前几条的主要做法就是对中国的年轻人进行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西化”引导,甚至用一些欧美国家也不耻的堕落行为来误导中国年轻人反传统、反政府、反社会,最终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险恶目的。但对于把中国“和平演变”的目标,杜勒斯意识到不可能速成,他提出要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笫四代人身上。杜勒斯的这种盘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毛泽东同志对此也曾表示出担忧,他在1964年谈到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问题时,曾指出:“帝国主义说,和平演变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讲话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那么,杜勒斯说的第三代、第四代具体是指哪一代呢?过去对此并没有明确界定。我研究认为,大致可以划代如下:

第一代人,主要是指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代,具体来说是从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到1950年出生的那代人。这代人是在共产党人闹革命、打江山时出生的,和老一辈共产党人一起成长起来的,有一部分还参加过革命、上过战场。这一代人受党的教育很深,自身经历或者从父辈那里直接感受过旧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苦难,所以对共产党很有感情。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进入工厂的就是这一代人,他们讲政治、能吃苦、讲奉献,靠政治挂帅就能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第二代人,主要是1951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以毛主席的“三项指示”为纲抓整顿,实际上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的人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工作在改革开放年代。但他们仅仅靠政治挂帅就不行了,在“包产到户”等改革创新精神的鼓舞下,他们还需要靠激励机制,但只要奖惩严明、激励到位,工作就能干好。

第三代人,主要是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去世以后,到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这代人既没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更没吃过旧社会的苦,成长在我国改革发展最好的时期,而且也是政治上最宽松的时期。这代人衣食无忧,思想自由,所接受的信息、选择和诱惑比上两代人多得多,他们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思想转变也更快更频繁。继续用政治挂帅、奖励激励的办法显然是不够的,这既是管理代沟,对我们这代人而言还是严重的社会代沟。而现在,这一代新人正逐步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杜勒斯的预言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上,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突出、很严峻了,甚至可以说我们最后的防线,几乎已经垮掉一半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上世纪末,我就大声疾呼再造魂魄。为什么用“再造”,就是要恢复我们传统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这对企业和国家民族都需要。对企业而言,所谓的“魂”就是要在整个团队中树立起一种精神,而所谓的“魄”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的企业组织,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一个民族没有“魂”,就无法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族需要强力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了,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

警惕年轻人价值观

“去中国化”的问题

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核心和灵魂所在,而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具体实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程度不高。一旦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西方蓄意的“文化围剿”下被颠覆,而不能被年轻一代传承下来,那中国危矣。文化的“根”没有了,何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将被动摇。这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直接、最具象的元素,或者说对外标识有两个,一是服装,二是语言。从服装来看,我们几乎已经把传统的东西丢光了,一度认为传统服饰是封建残余势力的象征,甚至穿旗袍在文革中也会被批判。现在,来自西方的夹克衫、休闲裤、牛仔服、运动服已经完全垄断了国人的日常服饰,而西装革履则成为了工作服装或者出席正式场合的标准配置,极少有人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甚至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比西方年轻人更大胆、前卫,至于旗袍、“唐装”等民族传统服装,早已经被“洋装”彻底边缘化了。而从国外看,许多国家在学习引进西方服装的同时,都很重视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韩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的人,在重要场合或者传统节日都会穿上他们的传统服饰。

有一个材料说了,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欧美器物、文化、生活方式大量涌入,给日本带来了极大冲击,人们更喜欢穿便捷的西式服装,和服受到冷落。这让日本许多有识之士深感担忧,他们大力倡导穿和服并身体力行,在许多重要、高端场合都坚持穿和服,最终使得和服较好地保留下来,并成为高大上的象征。现在日本人上班时西装革履,但在居家过日和重要民族节日等场合,和服则是重要的服装。所以像日本这样一个国家,在“明治维新”以后以罕见的开放心态向西方学习,这是许多国家至今都难以做到的,这也使得他在被美国的铁甲战舰打开国门30多年后,一举成为西方列强;而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其传统文化却又传承得这样好,更是难得。这个现象也值得研究。

目前,“去中国化”问题已很严重,引起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更是强调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此外,他还明确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习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振聋发聩、苦口婆心、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如果我们不去认真抓好落实,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是太不应该了。我们认为,这些工作不能只依靠党和国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必须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最近,我们正在考虑组织集团内部力量,编写一套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并在集团内广泛推广学习,甚至在岗位竞聘、职称考试时,都可以考虑加入相关内容,以此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我们要坚持全集团统一工作服装,否则现在的年轻人上班很可能会穿得离经叛道、五花八门,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当然,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感觉现在很需要设计出以传统中国文化为元素,适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新式民族服装,就像当年的“汉服”、中山装、“唐装”一样成为时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标志。

既要学习好别人的,又要保护好自己的,的确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又必须做好!特别是思想、文化不同于技术和产品,要判断他的优与劣、适合还是不适合是很难的;哪些应该引进或弘扬,哪些应该抵制或抛弃,往往众说纷纭。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命题,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前行。但不管怎么做,都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它给边缘化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很强的容介性的,表现在儒、释、道三种文化之间的循环迭代。它是多宗教“容介态”的结构,所以也是弱宗教特性的;而西方则是单一宗教结构,表现出了强宗教特性。包容性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持以开放的心胸吸纳外部优秀文化,持续推进民族文化“容介态”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在对待自身文化传统方面,也要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催生的民族优秀文化,至今仍然璀璨夺目,让我们引以为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今天要继承她也必须全面,既不能“打倒孔家店”,也不能“独尊儒术”,以偏概全。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对传统优秀文化(国学)的研究重新被重视,但是过于偏重人文国学,而自然国学却未被重视。其实,我国古代学者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十分耀眼夺目。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黄帝内经》、《九章算术》等,都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再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对陨石的了解。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陨石并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国家。孔子在《春秋》中记载: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陨石于宋,五”,就是说有五颗陨石坠落在当时的宋国。《左传》明确指出 “陨石,星也”。《史记·天官书》中说得更清楚,“星坠至地,则石也”。可见,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明白了陨石是天上的星体坠落而成的。而在西方,直到十九世纪初一场陨石雨坠落在法国,科学家才了解到它的真相,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

在讲到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很大关系。自那之后,中国的思想文化实现了单一化、大一统,先秦文化中崇尚自然科学探索的“墨家”等学派、学说在政治上被边缘化了。总而言之,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不能仅局限于思想文化领域的上层建筑,因为这是一个全息性的系统工程,所以还要在生产力发展的范畴和经济基础领域同时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作者系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