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养结合” 破解养老难题新路径 ——专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资产副总经理楚海涛 2016-03-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在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而这一数据到2020年时将上升至2.43亿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资产副总经理楚海涛看来,没有医疗资源依托的养老工程很难落地,因此,落实“医养结合”的前提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无缝对接。他表示,“楼上养老,楼下医院”不仅解决了老人在机构养老期间突发疾病需要快速转院治疗的问题,也缓解了老人和家属对长期住院导致成本过高的担忧,更能破解医院“一床难求”的现状,为医院减轻负担。中航工业资产作为定位于“大健康”产业的单位,旗下有多家医院,具有开展“医养结合”的优势。2015年底,中航“爱馨客”依托中航工业三六四医院现有医疗资源在湖北襄阳率先实践“医养结合”新模式,成为襄阳市区域内设施最新、条件最好、服务标准最高的养护机构。

“国家有方向,企业有资源,‘医养结合’也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楚海涛坦言,首先是观念问题。当前国人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将手中有限的退休金都投到这里面。中航工业资产也展开了社区养老的探索。“我们在原有的社区服务站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造,给老年人们提供了一个聚会活动的场所,偶尔送个餐、提供个上门服务,让大家有个小病小灾的在社区里也能解决。”楚海涛介绍说。


楚海涛认为,当前“医养结合”面临的问题中,比观念问题更亟需解决的是政策问题。养老年年提,但整个产业的发展与老百姓的需求相比仍显缓慢。究其根源,具体措施以及主管部门职责不明晰是最大障碍。医院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卫计委,而养老的主管部门则是民政部;国家虽然有了指导方向,但具体怎么操作却还没落地。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表示,目前已开展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要求在投融资、价格、土地、税收、人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要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医养结合”;鼓励积极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方式,比方说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联合体等来加强“医养结合”。同时,还要整合资源,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长期护理机构,支持养老机构来设置医务室、护理站。

据了解,中航“爱馨客”正探索通过机构养老与医疗业务的结合,为客户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绿色转诊通道等;通过居家养老业务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供社区巡诊、慢性病管理、家庭病房、家庭医生、中医保健等“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发展加盟、合作、合资伙伴,快速扩大规模。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投资13亿元,到2020年建成15000张床位、300个社区养老中心、总收入17亿元的规模。“医养结合从根儿上来说仍是一项公益事业,但企业投资必然要考虑盈利。因此,如何考核、如何盈利都是今后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楚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