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余枫呼吁: 扶持国产民用直升机发展 2016-03-12 

  

当前,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通航产业大发展的预期更加增强,警务航空、森林防火、农林植保等作业任务也在逐年上升,这些都对民用直升机提出了需求。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市场民用直升机(含国家航空器)总计599架,但国产民用直升机使用数量仅占7.3%。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直升机厂商的抢占目标。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直升机董事长余枫呼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族直升机产业发展。

据悉,在我国现有的民用直升机中,美国罗宾逊公司生产的占30.9%,欧洲空客直升机公司生产的占21%,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占16%,美国贝尔公司生产的占13.5%,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生产的占4.7%,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生产的占3.2%,此外还有美国麦道、恩斯特龙等公司的直升机产品也在中国市场销售。

余枫表示,国产民用直升机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已经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局面,在整个市场还没有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危机前夕,国家应当积极扶持国产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余枫介绍说,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过去由于需求不足,企业仅靠自身投入,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航空产品普遍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产品利润率低等特性,多年来,企业在长期性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绝大部分依靠有限的自有资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工艺基础技术研究投入方面极其有限。仅有的一些支持也是局限于以具体型号项目为牵引的有短期目标性的项目投入,无法支撑企业和民用直升机产业的长远发展。

余枫说,尽管面对航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压力,中航工业直升机民机业务逐渐从传统的制造商向集成服务商转型,累计销售48架民用直升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逐步树立了中国直升机“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成为市场上一支新兴的力量。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直接面临着与国外一流对手的残酷竞争。余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是国产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的战略关键期,需要加倍努力,同时更迫切需要得到国家大力扶持。为促进国产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他建议,制定中长期规划及配套的产业发展、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重视航空材料、航空标准件、航空电子等基础产业发展,支持企业不断提升基础能力和参与国际化竞争;加大技术研究扶持,鼓励攻克设计及工艺技术、工装设计、工艺制造技术瓶颈;加大技术改造和制造装备投入力度,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设备等快速投入使用;设立直升机产业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促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定采购补贴政策,引导国内用户尤其是政府部门优先采购国产直升机。对于采购国产直升机的国内用户给予免税或采购贷款补贴政策支持。同时,利用自贸合理规则,提高进口国外直升机准入门槛,保护民族工业。

“一直以来,低空空域开放都是‘民心所向’,对国产民用直升机产业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存有顾虑,一旦放开,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余枫坦言,“虽然近几年我国民用直升机表现不俗,有些机型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国际先进直升机制造企业之间还存有差距。低空空域开放或许能够促成一种‘倒逼机制’,逼着我们去创新、去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本报记者 马丽元 郭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