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谈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 2016-03-1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报告同时还提出,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

要培养工匠精神,首先得有人愿意做工匠。然而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技能,不愿意将技术工种作为自己一辈子的职业。虽然机器设备发展很快,但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很多关键步骤还是需要优秀的工匠来完成。如果没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进来,培养出一代代富有精益求精精神的优秀工匠,将一些卓越的技能传承下去,中国制造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就很难。就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要让技能人才感受到职业荣耀

过去,很多人感觉做工人很荣耀,感觉地位高,8级工的工资在上海还能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就不行了,没有人愿意干技能岗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制度不完善。我们认为将人才划分成干部、工程师、工人等不同的序列,彼此在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各种福利包括退休后的待遇上有很大差别,这就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能岗位,中国制造要想快速赶超就很难。

我们身边一个优秀的机器设备维修工凭借过硬的手艺为单位节约了大概200万美元的修理费,连外国的公司都很佩服他,专业工程师都没他厉害。我们两次破格将其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但是退休的时候因为年限的问题,还是只能以工人身份退休。我们不能给人才贴上特定的标签,必须在职称福利等方面相互打通。

航空航天有许多特殊的工作还需要技能人才手工完成,这些技艺都是多年摸索得来,很宝贵。现在这种人才大都是靠自己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去保护优秀工匠的一些独特技艺,让其能传承下去,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国家有很多千人计划、学者计划,我们也应该将技能人才列入专项培养计划,给他们待遇,让他们感到荣耀。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南方执行董事、总经理彭建武:正确引领大众价值观,尊重技能人才

全国“两会”提出,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就亟需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才有可能实现。我认为培育工匠精神,以下三方面很重要。第一,要改革教育体系、教育制度。现在国内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很多,但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比较少。第二,要改变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我感觉目前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普遍不够,更多培养的是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该加大这一块的投入。第三,要正确引领大众价值观。现在每个家庭都希望小孩读大学,读硕士、博士,那以后谁去干技能岗位的工作呢?德国就不一样,作为制造强国,它非常重视技能人才。我到德国企业参观时发现,他们的技能人员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企业高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与技能岗位的薪酬设计差不多。而且他们的技能人员从学校毕业后,要实实在在经过一年的培训,才能从事岗位工作。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不要把人才的培养固定在某一种模式上

在我们国家处于新常态的情况下,创新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理念,创新的来源主要靠人才。高校承担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航空院校,对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和航空人才培养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第一要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这部分人才带动和引领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还需要中层骨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线工程师。一线工程师承载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这部分人才对企业本身的推动,或者说对航空企事业单位各方面工艺、设备,包括所有型号的改进,都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高校最重要的培养方式和目标。今年总理还特别提到了培育工匠精神,能工巧匠是一个重要群体,他们让我们所有的产品得以实现,让所有工程师的理念得以实现,他们是真正一线最重要的人才。这部分人才的培养,要靠多方面的机制,要保护这部分人的利益,让能工巧匠能够脱颖而出,这是保证“中国制造2025”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石。

这三个层次的人才缺一不可,无法相互替代。人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他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贡献会在实践过程中发生变化,不要把他固定在某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划分不同层次的人才或者说从不同角度来看不同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国家人才培养的推进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偏废每一类人才的作用和每一类人才对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我们的实践需求在不断变化。只有反复地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才自身在这个领域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订单式、反馈式的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合于产业发展需求的一流人才。教育就是要让个人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定位。

本报记者 焦静波 马丽元 郭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