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记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航空工业陕飞部件厂师光元 2023-05-19 

  

刘建平 郭懂懂
  在2022年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师光元一举夺魁,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对他来说,这是倍受鼓舞又记忆犹深的一项荣誉。“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幕幕情景仍历历在目,它将激励我不断前行……”
  搞创新有方法
师光元是航空工业陕飞部件厂飞机机翼数字化装配精益单元班长,承担着发动机接头研合刮削、制孔、发房对合多个工序,他带领的班组产品优良品率达100%,他个人连续5年操作工序作业合格率达100%。
  “提高部件装配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创新创效工作上,他积极面对挑战,先后参与到发动机吊挂接头制孔自制样板创新设计、油箱内封闭空间风动吸尘器改善、总装水平测量点打点装置优化改进等50余项改善创新项目上,提出许多“巧点子”。比如,针对发动机吊挂接头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变形弯曲,在顶紧过程中施工困难、不易操作,导致发动机吊挂接头与壁板贴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现场正常施工和接头连接质量,他带领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顶紧器刚性不足,他提出加强顶紧器支撑板厚度;吊挂接头和壁板贴合紧密度不高,他提出增加支撑装置新方法。实践操作后,既保证了后序吊挂接头顶紧、研合顺利进行,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把飞机总装的装配工序整整缩短了3天……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他的这些“巧点子”不仅在生产中发挥了大作用,也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助益良多。
  带队伍有妙招
“密封胶涂敷环境要求温度多少?相对湿度为多少?“4、5、10、11肋处连接板定位器(托板)用什么工具检查?贴合面间隙要求不大于多少”一道道工序装配之前,师光元都要给班组职工们出一套理论答卷题,他不但要认真批阅这些答卷,还要将错误原因进行说明,既保证班组成员学到知识,又帮助大家高效地掌握装配技能和操作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广受班组成员们的青睐。他说:“作为班头,目标就是要将班组打造成一支精兵强队。”
  提升自身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他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和组员。如今,他的6名徒弟中,张航坤已获得技师职称,朱笛、刘佳辉、王泽华等被聘为高级工,其他人也都成长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
  做任务有担当
面对日趋繁重的飞机部件生产任务,师光元将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到了最大。2月份,接到一架机襟翼滑轨、拉杆更换任务,他立刻带领袁俊新、张航坤、郝元昊等几名生产骨干全力以赴展开攻关。面对孔壁斜角多、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等实际情况,及时和工艺、技术、专家沟通,精心麿好钻头,他及时调整拉杆与底座定位,固定螺栓……默契的配合中,大家协同作战,赶抢进度,出色完成任务。在成员们的眼中,师光元是师傅、是班长、是同事,更是有着热心肠的好哥们。组员候楠、李珂鑫、李邦辉等外地青工想起春节没能回家,被师光元叫去他家吃团圆饭。他们说:“师师傅就是我们的‘主心骨’,面对困难,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师光元在飞机装配工平凡的岗位上,秉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用一颗颗精准无误的铆钉,“铆”出了一张张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