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生产促发展 创新管理争优秀 ——记航空工业陕硬刀具中心复杂刀具专管孙健 2021-12-10 

  

    刘小明
  勤奋敬业、技术过硬、身先士卒、当好表率,是航空工业陕硬刀具中心复杂刀具专管孙健平时工作的真实写照。他紧紧围绕刀具中心生产经营任务,积极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多年来,在本职岗位上,他努力提高个人技术水平,赢得了刀具中心干部职工的赞誉,也积累了丰富的独门工种加工经验和班组管理经验。
  合理分工破解生产难题
作为一名刀具中心复杂刀具专管,他秉承“抓节点、稳质量、保交付”的工作理念,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用实际行动促使身边人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刚刚担任复杂刀具专管时,他结合每月生产重点、技术难点以及生产任务轻、重、缓、急等实际情况,以确保生产节点为前提“对症下药”,对整体高速钢、丝锥、盘铣刀等复杂特殊主打产品合理分工安排。在此过程中,哪些产品属于重点用户、销售催得比较急,哪项产品交期紧,哪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返焊等所有复杂刀具产品所处的工序状态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效保证了复杂刀具整体的生产进度,为产品的最终交付提供了可靠保证。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小组全员共完成复杂刀具产品的项数、加班、连班以及个人每月完成或超额产值等硬性指标,均在刀具中心生产班组排名中名列前茅。
  小改小革提高技能水平
在刀具中心多次抢急件和工装夹具以及新品样件的试制过程中,孙健发挥了积极作用。他非常注重岗位技能的提高,经常给自己“充电”,找来与本岗位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进行学习。生产过程中为充分发挥机床效率,他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最大限度挖掘设备的工作潜能。尤其在近几年,随着用户对复杂刀具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性能以及质量外观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以此为平台苦练基本功,积极探索大胆革新,这种勇往直前、勇挑重担的敬业精神已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和职工学习的榜样。
  在参加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孙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他承担的螺纹磨工序是关键工序和细脖子工序,对操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加工方法,做到了边学、边提高、边总结,经他加工的产品从外观、质量等方面均获得刀具中心检验员、单位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某型号产品在进入精加工工序后,按照工艺路线,先粗磨外径,然后铲磨保证尺寸,一批产品干下来,刀片极易产生裂纹,外径尺寸没有余量,既浪费了加工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延误了生产进度。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进度,节约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他打破以往的传统加工模式,通过反复积极探索,开动脑筋,策划出全新的加工方案,在与技术主管、工艺、检验等相关领导讨论研究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加工设想,采用先保证刀片宽度,然后进行其他工序的生产加工方式,优化了加工工艺。这种加工方式既省力又省时,刀片裂纹率大幅下降,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磨削平稳、效率高、质量稳等多种优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加工成本,也为该型号产品后续加工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加工套路。
  精细操作构筑安全堡垒
孙健作为兼职技安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带头讲安全,他一方面狠抓班组安全管理,班组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精心操作已成为每位组员的共识。生产中,他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随时检查各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力求把可能诱发事故的各种因素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设备操作上做到“精心、精细、精确”不出任何事故,发现安全隐患时,最大限度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节约了安全成本,为刀具中心减负和降本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在每天召开的班前会上,及时指出各生产环节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教育,给员工灌输安全理念,让员工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使“安全是职工最大幸福”的思想深入人心。
  多年来,孙健和他的班组凝心聚力打造精细产品,勤奋钻研攻坚克难,成为刀具中心“围绕生产促发展,创新班组争优秀”的班组榜样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