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绿洲的“小鳄鱼” 2021-04-23 

  

王维雪
  下班音乐响起,黄昏早早到来,航空工业成飞热表处理厂内的零件喷漆机器人还在继续工作,它灵活地挥舞长长的“手臂”,沿着设定的轨迹有规律地往复运动。一层层淡黄色的油漆被均匀地喷洒到零件表面,没过多久,零件喷涂完成后,被送入烘箱。叶潇兵欣慰地看着眼前有序运转着的机器人,思绪悄然飘回三年前自己刚进厂时的情形:零件喷涂高度依赖手工作业,工人在完成工作后,身上遍布油漆,连眉毛都被染成了其他颜色。而一次技术会议,成为他零件喷涂创新变革探索之旅的起点……
  时至今日,叶潇兵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会上厂长讲起的小故事: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栖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子中。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一只小鳄鱼离开了池塘,尝试着寻找新的生存绿洲。池中的水越来越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吞噬身边的同类,直到池水完全干枯,它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然而,那只小鳄鱼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地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那时,成飞公司和热表处理厂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高速发展时期,厂长的这个小故事,所有人都心领神会。
  “如果我们不转变思维、积极求变,终有一天会被市场吞噬。那为何不像小鳄鱼一样,放低自己的身段,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呢!”厂长的话在耳边响起,击打着叶潇兵年轻的心,变革求新的渴望在此刻同频共振。
  会议过后,零件自动喷涂攻关团队正式成立,叶潇兵作为主管工艺,成为自动喷涂工艺研发的重要一员。
  零件自动喷涂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涉及涂装工艺、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程序设计、工装设计等多学科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一套完整的喷涂工艺有太多的工艺参数,但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用于飞机零件机器人自动喷涂的数据能作为参考,对叶潇兵他们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在深入了解自动化生产步骤后,叶潇兵他们发现,小批量、多品种的航空制造业零件与自动化批产大批量、少品种的特点相悖。团队成员们面对热表处理厂几万项待喷涂零件,苦笑着说:“如果咱们每人每天完成一项零件喷涂程序编写和喷涂工艺准备,可能得到大家光荣退休那天才能把所有零件准备好。”“确实棘手,但这就是实现突破的关键。”叶潇兵一边给大家打气,一边泡在工段观察人工喷涂流程,还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喷涂技巧,拿起喷枪感受喷涂的细节。不同的喷涂气压、角度、速度通过触感直观地传达全身,喷枪的移动路径在脑海中一道道地划着弧线,成百上千种零件在他眼前慢慢从混乱变得清晰起来,像是水到渠成般,一个大胆的想法跳进了他的脑海里。
  叶潇兵赶紧将团队召集起来,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想法:将通用程序与专用程序结合起来使用,尝试把大小不一、规格不一的零件进行分类组合喷涂。大伙听完叶潇兵的想法后一致认为这是条行得通的路,于是都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实验攻关中去。零件自动喷涂分类处理、机器人混线喷涂工装设计、喷涂工艺参数研发优化及喷涂程序编写……技术瓶颈被逐个突破,叶潇兵和队员将几万项零件一点一点进行混线合并,原本小批量、多品种的待喷涂零件被转变成大批量、少品种,终于顺利实现了机器人柔性混线批量生产。
  这让叶潇兵成为了热表处理厂探索自动喷涂的先行者。他终于体会到小鳄鱼经历干涸与煎熬,终究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现在,成飞已有多台零件喷漆机器人进行批量生产,这些不一样的“枪手”有着手臂长工作范围大、速度快喷涂效率高、技术稳定喷涂质量高、工作时间长等优势。叶潇兵每天一早都会来到工段看看这些“枪手”,对收集的喷涂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从工艺和设备两个维度进行针对飞机零件喷涂特点的分析,形成适合于飞机零件自动化喷涂的工艺体系,并构建飞机零件自动喷涂从参数研发到小批验证再到工程化应用的全流程方法。
  叶潇兵和他的团队,就像冲锋的小鳄鱼,找到了新的绿洲。如今,成飞对创新目标和方向的规划愈发明确,对创新的投入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当下新的任务已经下达,他们又开始了对某重点零件自动喷涂的技术攻关。霞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未来的创新之路也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