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明星 今年成火球(附图片) ——记苏联的米格—29战斗机 1989-07-05 

  

  苏联历来对其本国的航空技术,特别是军用飞机技术,十分保密。但在去年的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苏联出人意料地展出了米格—29战斗机并作了飞行表演,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兴趣。西方舆论称米格—29的展出是,“标有红星的军用飞机,40年来第一次出现在西方航展上。”范堡罗航展期间,米格—29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飞行员阿纳托里·克沃丘尔也成了显赫一时的新闻人物。

  时隔不到一年,在今年6月8日开幕的第38届巴黎航展上,苏联的米格—29准备再次大显身手;可是时运不佳,在开幕当天的飞行表演中出人意料地摔了下来。飞行员弹射成功,幸免于难。有趣的是,这位死里逃生的飞行员就是去年在范堡罗航展出了名的阿纳托里·克沃丘尔。

  米格—29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制空战斗机。早在1978年,美国的侦察卫星就已发现这种飞机在苏联的拉明斯克试飞基地试飞,曾给予RamL的代号,后来西方给其绰号称“支点”(Fulcrum)。1985年左右,米格—29开始在苏军服役。1986年米格—29出口给叙利亚,同年这种飞机又去芬兰访问,至此国外对其才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米格—29除在苏联驻欧部队和远东部队中使用外,已出口叙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印度等,印度还计划仿制。截至1988年初,各国使用中的米格—29估计已达500架左右。

  米格—29的尺寸和重量与美国的F—18相似,研制中突出了中、低空格斗能力。动力装置是两台R—33D涡扇发动机,单台不加力推力为50千牛(5100公斤),加力推力为81.4千牛(8300公斤)。机头雷达罩内装有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座舱右前方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每侧机翼有3个挂架,可携带AA—10中距空空导弹或AA—11近距空空导弹以及炸弹、火箭等。六管机炮炮口位于左侧边条根部。

  米格—29的翼展11.5米,机长(含空速管)17.2米,机高4.4米;使用空重782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65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2、海平面M1.06,作战半径1150公里。

  

  

  米格—29战斗机在巴黎航展上(向伟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