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上 —AR-500C高原首飞试验纪实 2020-10-10 

  

机务检查完外观,固定蒙皮。AR-500C被机务人员推出机库。机务为AR-500C加油。飞行操作员在操纵AR-500C无人直升机进行高原试飞。指挥测控方舱向指挥请求起飞。离地1 0米进行悬停机动。升至20米,进行悬停回转、前后左右机动飞行。飞机姿态监控,数据范围监测,无人直升机状态良好,表明其具备良好的高原性能。9时20分,飞机停车。机务进行检查、放电工作。高原试飞成功,工作人员手举国旗,庆祝这一时刻。

本报记者 岳书华
  稻城亚丁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也被国际友人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与美景无关,来到这里是对AR-500C首次高原试飞进行报道。
  报道团队由四名成员组成,文字记者郭美辰、摄像记者潘博仁和新媒体编辑姚旭东,以及担任摄影记者的我。报道团队于9月25日晚从北京出发到成都,26日一早经成都转机到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机场,一个机组人员下飞机都要背着氧气瓶、普通人下飞机就会让你头晕的机场。果不其然,飞机一落地,小伙伴们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大家依然按照工作安排,努力克服不适,积极与现场人员沟通,进行试验现场踩点,以及新闻稿件和摄影摄像器材准备等工作。一切,都是为了第二天的试飞报道能够以最佳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
  凌晨6:30就听到机务准备出发的声音。20分钟后,参与当天试飞任务的工作人员已经陆续登车,由海拔3780米的驻地向试飞地点进发。在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大部队顺利到达机场,并通过安检前往AR-500C的机库进行试飞前最后一次飞行检查。
  9时整,AR-500C首次高原试飞正式开始。
  指挥测控方舱的工作人员向飞行指挥报告:当前海拔4410米,风速4米/秒,温度10摄氏度,飞机状态良好。
  飞行操作手完成操纵检查,得到起飞指令后,AR-500C按预定科目,从海拔高度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腾空而起,离地至10米后稳定悬停,随即完成了悬停回转,前后左右机动飞行等试飞动作,又升至指定高度完成前后左右机动飞行动作,在安全飞行约15分钟,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AR-500C平稳降落,成功完成首次高原试飞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AR-500C在稻城亚丁机场完成首次高原试飞,创造了国产无人直升机起降高度新纪录,也验证了该型无人直升机已基本具备全疆域的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