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芒的年轻人 ——记航空工业西飞飞机维修中心生产室计划组孙泽亭 2020-09-11 

  

陈晓棠
  追逐光芒的人,本身也会发出点点星光,并且用自己的光照亮周围。飞机维修中心生产室计划组组长孙泽亭,就是这样一个在航空工业西飞飞机维修战线上不断挑战自己、追逐光芒的年轻人。
  初入职场1989年,孙泽亭出生于宁夏盐池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刻苦学习,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人生的第一次蜕变。2011年7月,摘下名校闪亮的校徽,带上西飞的胸卡,他以一个新人的面貌加入了飞机维修的大家庭。初入职场,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艺员,孙泽亭主管飞机结构维修,系统学习飞机维修的基础知识,翻阅各类图纸、资料、体系文件,虚心向老师傅求教,以最短的时间熟悉自己分管的业务。
  某型飞机维修业务准备形成批量修理模式,为了提高生产环节的安全保障,飞机维修中心决定自己设计飞机整体机坞,孙泽亭成为这个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也是主力选手。他凭借着扎实的计算机功底,熟练地将CATIA软件运用到工作中,进行三维建模、动态演示,准确高效地完成设计环节,缩短了机坞的生产周期。
  该飞机在试修环节,维修工卡多,并且各专业分别发放,不易管理。飞机维修中心决定将所有维修工卡整合成模块化进行管理,使整个生产流程高效有序。孙泽亭加入了模块化管理的建设中,将飞机维修划分为从入场到最终交付的13个模块,重新整合各类工卡,按模块下发,用CAD软件绘制了流程图,向精细化管理前进了一大步。工作中的每点进步,都源于他的努力付出,在工艺员的岗位上,他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二次蜕变一个人在自己工作中放弃原有的成绩,走出舒适区,重新开辟新天地,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有实力。2017年8月,孙泽亭离开了得心应手的技术岗位,来到生产室任计划组组长,他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实力,也开始了自己职场的二次蜕变。计划组的成员年纪偏大,是“60后”“70后”集中的地方,优点是经验丰富,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孙泽亭的到来,给全组吹来了清新的风。
  向老师傅求教传统的管理方法,自学办公平台上的各种管理系统,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将模块化管理运用到具体的生产环节,把纸面上的流程图变成实用的管理工具……孙泽亭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小孙”也成了大家口中频率最高的词。“小孙,你帮我看看这个数据透视表怎么弄?”“小孙,你看这个比照函数VLOOKUP这样用对不对?”“小孙,下午总检安排好了吗?”“小孙,明天上岗会安排的怎么样了,咱们先把缺件对一下,不要明天忙中出错漏掉什么。”小孙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从一个电脑转到另一个电脑,帮助老同志解决各种问题,带领大家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工具,计划组犹如注入了润滑剂,飞速运转起来,整个飞机维修中心的生产管理也开始向高效、可控迈进。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到来,这个小组连续两年被评为飞机维修中心的先进班组。
  有理想,谁都了不起。每当问起孙泽亭的理想,这个而立之年的男人总会像学生般羞涩。但是谈到自己的事业,他又会滔滔不绝地向你描绘蓝图:“以完善的民机维修体系为参考,从技术、质量、生产三个方面着手,建立独立的军机维修体系;信息化管理覆盖全生产流程,建设独立的维修厂房,培养专业维修人才;对于外供成品难以满足飞机维修生产节奏的短板,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供应商评价机制;打造完备的备件库、故障库;拓展维修适用机型范围……”
  当他谈起这些,眼里总会熠熠闪光,似乎看到了飞机维修事业的广阔前景,也在描绘自己的未来。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他将在追逐光芒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