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高”在何处 2020-05-01 

  

本报特约评论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应该“高”在何处?航空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做好“答题人”责无旁贷。

高质量发展要高站位谋划。航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首要前提是必须与国家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航空工业军工央企的性质决定,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国企姓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融入全国经济这盘大棋,激情擘画航空工业“两步走”战略目标, 让发展的力量更加聚焦主业。要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瞄准航空科技前沿,突出提升创新能力, 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牢牢把握航空工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保持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是航空工业的“根”之所立、“魂”之所系、责任之所在。

高质量发展要高起点布局。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方略。唯有善谋全局,善断大势,才能在巨变时代中赢得主动、赢得胜利,不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拓展与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要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产业金融、供应链集成等服务业务,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要加快向航空维修、大防务大安全等领域的延伸融合,积极服务军事战斗力生成;要促进航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按照“三高三同”原则,释放航空高技术的溢出效应; 要促进航空制造业与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航空工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要高标准落实。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而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同时也在推动着制造业企业去完成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步伐。航空工业要对标高标准,瞄准高要求,从产业发展、管理变革、深化改革、组织协同、全球资源配置等维度, 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突出打造卓越竞争力,积极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在世界航空产业链的地位,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