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惯导心 筑梦量子情 ——记航空工业自控所新型陀螺副主任设计师刘元正 2019-12-11 

  

本报通讯员 雷兴 刘欣

2017年,“十三五”中期总装预研项目申报,全国26家单位激烈角逐,航空工业自控所原子陀螺技术突出重围,成功入驻“国家队”;2017年7月28日,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会议上, 国资委表彰“两红两优”先进集体,航空工业自控所“新型传感器及应用光学研发团队”荣获年度“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2018年11月,原子陀螺小型化实验样机取得重大突破,集团公司领导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自控所惯性技术开创自主研发新模式是量子技术的领导者,并将量子导航纳入集团公司战略……

喜报频传、屡得硕果是团队拼搏奋进、自主创新的结果,更离不开一位“核心”人物,持续10年的专业拓荒和技术领航者,他就是航空工业自控所新型陀螺副主任设计师、光学部新型传感器研发团队带头人、原子陀螺课题主管——刘元正。

2000年前后,激光陀螺作为新一代惯性传感器成为国内研究热点,市场竞争激烈。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刘元正求知若渴,主动深造,在激光陀螺迅猛发展机遇期,先后参与并主持完成了“十五”“十一五”总装备部惯性技术预研项目,迅速成长为自控所小有名气的激光陀螺“四大主管”之一。

2007年刘元正担任某型弹载激光陀螺课题主管,负责技术研发与产品交付工作,型号初定,需求激增,他不畏困难,带领团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 顺利完成交付并受到客户高度赞扬。他主持完成了自控所第一份激光陀螺设计规范,并在国内首次开展弹载复杂产品高加速应力试验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及筛选规范,且迅速推广应用,为自控所激光陀螺可靠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量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原子陀螺有望成为下一代惯性器件,自控所专门成立由刘元正牵头的新型传感器研发团队。面对全新领域,刘元正带领课题组从原子物理、原子光学基础理论做起,查阅大量文献,敏锐找到关键技术突破点,形成发展路线。依托“十二五”装备预研项目,冷原子干涉陀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首次突破一系列设计与工艺关键技术, 率先迈出小型化步伐。同时,刘元正带领课题组对原子自旋陀螺深入研究,掌握了数十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桌面级原理验证系统、第一代实验室样机。

“十三五”以来,国内原子陀螺技术研究竞争越发激烈。刘元正带领团队再接再厉,在竞争中屡获成功,先后获得装备预研航空基金、总装备部共用技术、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等项目支持。特别是核磁共振原子陀螺技术,全国共有26家单位申报,课题组一路披荆斩棘,经专家“盲评”和“会评”竞优进入前三,为自控所奠定了国内地位,2018年小型化实验样机的突破,更标志着自控所在国内量子导航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刘元正总是这样说。在他带领的青年团队中不讲资历、没有权威,只要利于进步,每位成员都是“主管”,“知识共享、自发学习、主动探索”成为自然而然的氛围。作为“领航员”他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动向,明确技术突破关键;作为专业导师,他关心新人培养,给年轻人创造机会。刘元正用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谦和淡泊的处世之道,践行着对惯导事业的无限敬畏与拳拳赤诚,无悔地书写着他毕生挚爱的航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