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机在海外(二) “新舟”60,雨林之国的空中快线 2017-02-16 

  

李圣男 摄

本报记者 唐焘逸

“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刚果(布)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刚航”)“新舟”60飞机机长托尼·曼普亚反复强调从首都布拉柴维尔到北部利夸拉省首府因普丰多的航线开通之前,乘船沿刚果河走水路要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很难想象,什么样的政务往来、生意洽谈和亲友相逢能够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去耐心等待。如果没有区域航空的发展,分处刚果河上下游流域雨林之国的民众可能仍然要被迫忍受原始低效的出行方式。

体验“新舟”60:飞跨雨林的空中快线

国产民机海外运营报道团队在非洲的第二站来到了刚果(布),这是个因刚果河得名、以刚果河为界、依刚果河而立、国土65%被森林覆盖的非洲中西部国家,也是中国国产民机“新舟”60最早服役的非洲国家之一。2016年11月23日,记者一行登上从首都布拉柴维尔飞往北部城市因普丰多的“新舟”60飞机,一路沿刚果河北上,亲测这条贯穿整个雨林之国南北的空中快线。

登机前,记者在“新舟”60机身上看到“AVIC”的字样。询问后得知,执飞该条航线的是刚果航空公司三架“新舟”60中刚刚完成大修的TN-AHO-0408架机,该机2007年即远赴祖国万里之遥的刚果(布)服务。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中航国际驻刚果(布)民机客服代表李世超告诉记者,这架“新舟”60的身上折射出国产民机在刚果(布)羽翼渐丰的10年光阴。

谈起“新舟”60在刚果(布)的运营情况,李世超如数家珍。刚果(布)作为非洲中等大小的国家,其领土面积符合“新舟”60这类支线飞机300~1000千米的辐射半径。同时,刚果河沿线形成的多个城市群,各地因茂密的雨林地带而导致地面交通阻隔,严重妨碍了国计民生。区域航空的发展恰好打破了地理的界限。他举例说,过去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前往800千米外的北部重镇韦索市需要开车12 小时。而去往因普丰多市——也就是我们正搭乘的航线,由于不通陆路,需要走水路耗时半个月。“如今,这两个城市都是‘新舟’60服务的重点城市,飞行时间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在沿刚果河一线搭建起飞跨雨林的空中快线,不仅解决了深居雨林的当地民众的出行困难,更大大提升了各地商贸交流的频率与效率,活跃了市场。”

在“雨林快线”上的一个半小时,“新舟”60给人的整体乘坐体验良好。飞机准备降落时,打开遮光板,透过舷窗映入眼帘的已不是起飞时的一片城镇景象,而是一望无尽的原始森林,这是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度的热带雨林气候所呈现出的自然景观。植被在充沛的降水和光合作用下拼了命地争相拥挤、拔高、野蛮生长,成就了目之所及的“碧波荡漾”。俯瞰这片绿海,记者不禁联想,在这片遮天蔽日、湿热瘴气的雨林下,定是公路难通、阡陌难行,而世代生息在此的人们想要走出雨林恐怕真的难比登天。

在因普丰多机场停留40分钟后,“新舟”60迎来了前往首都的乘客。在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个10岁上下的小男孩,背着与他身形略不相符的大书包正准备登机。记者询问他是否愿意来到镜头前接受来自中国媒体的采访,小家伙有点害羞地答应了。男孩告诉记者,他叫桑吉,在布拉柴维尔的一所小学读四年级。假期结束了,他正准备返校继续念书,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独自乘飞机往返家和学校了。记者了解到,因为布拉柴维尔的教育环境相对优越,不少偏远省份中产家庭的父母会送孩子去首都读书,盼着孩子可以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记者问桑吉是否喜欢这架会飞的“校车”时,他没说话,却腼腆地笑着比出大拇指。

环顾四周,乘客中有平民百姓模样,亦有政商精英打扮,有游客装束的欧洲人,也有桑吉这样的求学者,他们或是头一次走出雨林深处,或是准备赴一次政府会议,也许正要谈一桩木材生意,也可能方才结束一场赤道旅行。无论人们选择出行的目的几何,想必这架中国民机的到来给了他们前往目的地最优的交通方式。“新舟”60架起了雨林沟通外界的通路,也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些许改变。